(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狎(xiá):亲昵、亲近。
- 庞公:指东汉末年的隐士庞德公,这里泛指隐士。
- 吹笙王子:指王子乔,传说中的仙人,善吹笙,这里借指超脱尘世的人。
翻译
已经与楚地的孩童在山林间亲密相处,又能到哪座城市中去寻找像庞德公那样的隐士呢? 吹笙的王子乔去了何处呢,心中只想着那桃源就如同这山洞一般。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之想。诗的前两句,通过“已分山林狎楚童”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山林生活的投入和喜爱,同时“谁从城市觅庞公”则流露出对隐士的追寻和对世俗的疏离感。后两句以“吹笙王子归何处”的疑问,进一步强调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最后“只想桃源是洞中”,将桃源与洞中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中的隐居之地的憧憬,体现出一种对宁静、超脱生活的渴望。整首诗意境清幽,语言简洁,富有深意。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
刘崧的其他作品
- 《 奉题钟隐君东皋幽居图 》 —— [ 明 ] 刘崧
- 《 余自去冬闰十一月遣人还泰和迎候舍弟子彦与家人偕来今经九十馀日矣未知果来否偶灯下独酌有怀怆然援笔题此俟余弟至而共读之时正月二十七日夜也 》 —— [ 明 ] 刘崧
- 《 题田舍壁 》 —— [ 明 ] 刘崧
- 《 四月承叔铭佥宪二绝句问西厅牡丹开未并寄罂粟令予种之以娱目因戏用韵以荅之 》 —— [ 明 ] 刘崧
- 《 净妙寺读李少鸿所书山门记过东院看百结花其枝皆纽结之而香气大异感赋二绝 》 —— [ 明 ] 刘崧
- 《 病疟述怀六百字 》 —— [ 明 ] 刘崧
- 《 题清溪图 》 —— [ 明 ] 刘崧
- 《 春日承鹏举过余林居适留龙陂山中不果会蒙寄诗三绝趣余入武山依韵奉荅 》 —— [ 明 ] 刘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