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观音阁至冰井寺
梧山围郭远,古寺傍城连。
绀宇诸天外,青楼大道边。
入门瞻御额,表墓识高贤。
径僻藤萝古,窗临海月悬。
当檐看远岫,裂石泻名泉。
砺齿方清思,披襟自洒然。
僧归持食钵,鸟散入林烟。
暂息空门下,高谈何处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梧山:一种山的名称,具体所指需结合当地地理情况判断。
- 绀(gàn)宇:指佛寺。
- 青楼:这里指涂饰青漆的楼房,指寺院的建筑。
- 御额:皇帝书写的匾额。
- 僻(pì):偏僻。
- 岫(xiù):山穴,山洞,这里指山峰。
翻译
梧山围绕着城郭,显得遥远,古老的寺庙依傍着城池相连。 佛寺在天边众多建筑之中,青漆的寺院楼房在大道旁边。 进入门后瞻仰皇帝书写的匾额,看到坟墓便能辨识出这里埋葬的是高尚的贤能之人。 小路偏僻,古藤萝蔓延,窗户临海,明月高悬。 在屋檐下观看远处的山峰,裂开的石头中有名泉倾泻而下。 磨砺牙齿才能让思绪清明,敞开衣襟自然感到潇洒自在。 僧人回去拿着食钵,鸟儿飞散进入林中的烟雾里。 暂且在这空门之下休息,高谈阔论哪里才是真正的禅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观音阁至冰井寺的所见所感。诗中首先通过对梧山、古寺的位置描写,展现出一种广阔而宁静的氛围。接着描述了寺庙的建筑、匾额、墓地等,增添了历史和文化的厚重感。诗中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如远岫、名泉,使画面更加生动优美。而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了清思洒然的心境,也通过僧归鸟散的情景,表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感。最后,诗人在空门下思考禅意,给人以深思的空间。整首诗意境清幽,语言简练,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地方的喜爱和对禅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