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元襄闭户年馀专精内典诗以讯之

谁家居士卧祇园,有相人间骨尚存。 对面九千犹是壁,回头一望已非幡。 刚肠久欲超真界,文字何须问法门。 大道圆通元不碍,与君相对各忘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祇(qí)园:“祇树给孤独园”的简称,是佛陀的说法处之一。此处借指佛寺。
  • 有相:有可辨别的形相。在佛教中,有相指通过感官可以感知到的现象。
  • 真界:指佛教中的真理境界。
  • 法门:佛教用语,指修行者入道的门径。

翻译

是谁家的居士在佛寺中闭关一年多,专心研究佛典呢?尘世中他的形相还存在。 面对的九千里路途如同墙壁般难以逾越,但回头一望,曾经的幡旗也已不再是原来的幡旗了。 刚直的性情早就想要超越真理境界,文字又何必去询问修行的门径呢? 大道圆融通达原本就没有阻碍,我与你相对而坐,各自都忘却了言语。

赏析

这首诗围绕着一位闭关钻研内典(佛教典籍)的居士展开。诗的首联通过询问是谁在佛寺中闭关多年且专心研究佛典,引出主题。颔联则用“对面九千犹是壁,回头一望已非幡”这样富有禅意的语句,表达了对人生路途的思考和对事物变化的感悟。颈联强调了追求真理境界的决心以及对文字与法门关系的看法。尾联则传达出一种大道圆通、心领神会的境界,当达到这种境界时,言语似乎变得多余,体现了一种深邃的禅意和对人生的理解。整首诗充满了佛教的哲理和思考,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意境清幽,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欧必元

欧必元,字子建。顺德人。大任从孙,主遇从兄。十五岁为诸生,试辄第一。明思宗崇祯间贡生,年已六十。以时事多艰,慨然诣粤省巡抚,上书条陈急务,善之而不能用。当时缙绅称之为岭南端士。尝与修府县志乘,颇餍士论。晚年遨游山水,兴至,落笔千言立就。必元能诗文,与陈子壮、黎遂球等复修南园旧社,称南园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罗浮草》、《溪上草》、《琭玉斋稿》等。清郭汝诚咸丰《顺德县志》卷二四有传。欧必元诗,以华南师范大学藏清刊本《欧子建集》为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