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张彦辅枯木坡岸画轴

· 刘崧
秋宇道人画枯木,纵笔所至皆天成。 瘦蛟出石云气润,独鹤横江霜影清。 荆门送客愁欲暮,澧浦怀人伤远情。 望中秋意入惨淡,何处青枫闻雁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秋宇道人:指画家张彦辅。张彦辅,号秋宇,蒙古人,道士。擅长画山水,曾为明仁宗绘《春山图》。
  • 攫(jué):本意为鸟用爪迅速抓取,这里指“瘦蛟”矫健、迅猛的姿态。
  • 澧(lǐ)浦:澧水之滨。澧水,在湖南西北部,注入洞庭湖。

翻译

秋宇道人绘制枯木,挥笔而下皆浑然天成。 矫健的瘦蛟从石间跃出,云雾润泽;孤独的仙鹤横越江面,霜影清清。 在荆门送客人,忧愁渐起天色将暮,在澧水之畔怀人,感伤远方的情谊。 望着中秋时节的景色渐趋暗淡,不知何处的青枫林中传来雁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张彦辅所画的枯木坡岸图,展现出一种萧瑟、清冷的意境。诗中通过对画面中枯木、瘦蛟、独鹤等元素的描写,以及对送客、怀人等情感的表达,营造出一种悠远、忧伤的氛围。首联赞美画家的技艺高超,落笔天成。颔联具体描写画面中的景象,瘦蛟出石和独鹤横江,一动一静,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颈联则由画面引发情感,送客的忧愁和怀人的感伤,使诗的情感更加深沉。尾联以景结情,中秋时节的惨淡景色和远处的雁声,进一步烘托出凄凉的氛围,给人以无尽的遐想。整首诗情景交融,将画面与情感紧密结合,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画作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的感慨。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