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乙未秋九月宪司潘郎以巡历来吉省掾马郎以徵籴过赣于其归各赋赠一首

· 刘崧
何日南州寇盗平,省臣经济最关情。 年荒外郡仍移粟,岁晏中原更调兵。 落日荒林馀鸟道,青山白骨少人耕。 风帆历历经行处,万一咨诹慰远氓。
拼音

所属合集

#九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至正乙未:元顺帝至正十五年(1355 年)。至正,元顺帝的年号。
  • 宪司:御史台的别称。
  • 省掾(yuàn):古代官署属员的通称。
  • 籴(dí):买进粮食。
  • 岁晏(yàn):一年将尽的时候,年终。
  • 咨诹(zōu):询问。

翻译

什么时候南方的贼寇能够被平定,省臣对国家的治理最为关切。年成不好,外地的州郡仍然要调运粮食,年终时中原地区还要调动军队。落日下的荒林只有鸟儿飞行的小道,青山上白骨累累,很少有人耕种。风吹着船帆,一处处经历经过的地方,希望能够通过询问来安慰远方的百姓。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疾苦。诗的开头表达了对平定寇盗、恢复社会安宁的期望,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注。接着描述了年荒时外郡移粟、岁晏时中原调兵的情景,揭示了社会的不稳定和人民的艰难处境。“落日荒林馀鸟道,青山白骨少人耕”这句诗,通过描绘荒林、鸟道、白骨和无人耕种的土地,形象地展现了战乱给社会带来的破坏和人民的悲惨遭遇,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最后,诗人希望通过咨询民意来安慰远方的百姓,表达了对百姓的关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沉,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百姓的同情。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