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快阁和万德躬

· 刘崧
快阁西南引兴长,高城落日晚苍凉。 江通牛吼疑巴峡,山入龙门似太行。 季子敝裘终相国,长卿驷马未还乡。 登临日对芳樽酒,莫遣秋风近绿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快阁:在今江西省泰和县东澄江边,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著称。
  • 引兴:引发兴致。
  • 牛吼:牛吼江,在江西吉安。
  • 巴峡:长江三峡之一。
  • 龙门:山名,在山西河津西北与陕西韩城东北之间。
  • 太行:太行山,绵延于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界处。
  • 季子:指战国时的苏秦,字季子,他曾游说六国合纵抗秦,后佩六国相印。这里以苏秦终为相国的典故,表明只要有才能,终能有所成就。
  • 敝裘(bì qiú):破旧的皮衣。
  • 长卿:指汉代的司马相如,字长卿,他在长安谋求功名,希望能衣锦还乡,但最终未能如愿。这里用司马相如的典故,表达出在追求功名的道路上,并非一帆风顺。
  • 驷马(sì mǎ):四匹马驾驶的车,古代显贵者所乘。

翻译

快阁的西南方引发我的兴致悠长,高大的城墙上,落日的余晖让傍晚显得苍凉。 江水连通着牛吼江,让人怀疑这里是巴峡,山势进入龙门山好似太行山一般雄伟。 苏秦穿着破旧的皮衣最终成为相国,司马相如乘驷马之车却仍未还乡。 登上高处的日子里,对着芳香的美酒,不要让秋风接近那翠绿的杨柳。

赏析

这首诗以快阁为背景,描绘了周围的景色和历史典故,抒发了诗人的感慨。诗的首联通过描写快阁西南的景色,营造出一种苍凉的氛围。颔联以江和山为描写对象,用巴峡和太行作比,展现出景色的雄伟壮观。颈联运用苏秦和司马相如的典故,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思考,既有对成功的期望,也有对坎坷的认知。尾联则在登高饮酒的情境中,流露出一种对时光和命运的感慨,希望美好的时光不要被秋风所破坏。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深沉,将景色描写与历史典故相结合,富有韵味。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