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朔日蒙御史台颁至洪武九年历日十六喜而有赋

· 刘崧
洪武九年春,仪台宝历新。 远从乌府送,如见凤图陈。 万国同正朔,千官仰北辰。 彤廷先进早,犹忆侍班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朔日:(shuò rì)农历每月初一。
  • 御史台:中国古代官署名,负责监察事务。
  • :颁布,颁发。
  • 洪武:明太祖朱元璋的年号。
  • 历日:历书。
  • 乌府:御史府的别称。
  • 凤图:指帝王的图像或朝廷的法令图籍。这里象征着皇家的权威和尊严。
  • 正朔:指一年第一天开始的时候。也象征着正统。
  • 千官:众多的官员。
  • 北辰:北极星,常用来比喻帝王或受尊崇的人。
  • 彤廷:皇宫的前殿,也泛指朝廷。

翻译

洪武九年的春天,御史台颁布了崭新的历书。这历书从御史府远远送来,就如同看到了皇家的权威展示。各国都遵循着同样的新年起始,众多官员敬仰着皇帝。在朝廷中能够早早地接收到新历书,让我不禁回忆起曾经在朝堂上侍奉的清晨。

赏析

这首诗以喜悦的心情迎接新历书的颁布,表达了对朝廷的敬意和对国家统一的认同。诗的首联点明了时间和事件,即洪武九年春,御史台颁布新历书,给人以新鲜感和期待感。颔联通过“远从乌府送,如见凤图陈”的描写,强调了历书的权威性和重要性,同时也展现了朝廷的威严。颈联“万国同正朔,千官仰北辰”则体现了国家的统一和官员对皇帝的敬仰,突出了朝廷的统治地位。尾联“彤廷先进早,犹忆侍班晨”,诗人在表达自己早早收到历书的荣幸之时,也回忆起曾经在朝堂侍奉的时光,流露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朝廷的忠诚。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庄重,通过对新历书颁布这一事件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秩序和人们的心态。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