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正月九日大雪避抄兵由王山将入富田至洞口与家兄相失

· 刘崧
惊尘飒南至,妻子哭道周。 出门四山云,欲止安得留。 严风裂我肌,行潦冻不流。 入洞怪崄巇,度岭伤阻修。 风波一相失,咫尺生愁尤。 大哉乾坤内,性命若云浮。 譬彼孤飞鸿,冥冥安所投。 嗒然向西望,泪下不可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飒(sà):形容风声。
  • 潦(lǎo):路上的积水。
  • 崄巇(xiǎn xī):形容山路艰险。

翻译

南方忽然刮来一阵带着尘土的狂风,妻子儿女在路边哭泣。出了门看到四周山上都是云雾,想要停下却根本无法停留。严寒的风撕裂我的肌肤,路上的积水都被冻住不再流动。进入山洞,只觉地势险要崎岖,翻过山岭,又为道路的险阻艰难而伤神。在风波中与家兄相互失散,近在咫尺却生出无限忧愁。在这广阔的天地之间,生命就如同浮云一般缥缈。就像那孤独的飞鸿,在昏暗的天空中不知该飞往何处。我神情沮丧地向西边望去,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大雪天避难途中与家兄失散的情景,表达了他内心的痛苦和对命运的无奈。诗中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如“惊尘飒南至”“出门四山云”“严风裂我肌”“行潦冻不流”等,烘托出了一种寒冷、艰难和迷茫的氛围。“风波一相失,咫尺生愁尤”则直接表达了与家兄失散后的忧愁。最后,作者以“大哉乾坤内,性命若云浮。譬彼孤飞鸿,冥冥安所投”来感慨生命的无常和漂泊,以及自己的无助。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生动地展现了作者在困境中的心境。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