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流沙:指沙漠地区。“沙”读音为“shā”。
- 神珠:此处比喻葡萄如神奇的珠子。
- 烛:照亮。
- 绛霞:红色的云霞。
- 入定:佛教用语,指僧人闭目静坐,使心定于一处。
- 骊龙:传说中黑色的龙。“骊”读音为“lí”。
翻译
不知何时这葡萄树的根才能穿过沙漠移植过来,那一串串葡萄如万颗神珠般照亮了红色的云霞。在山岩底部,明月初升时,僧人开始入定,那黑色的龙的影子映落在袈裟上。(这里的“骊龙弄影落袈裟”是一种富有想象力的表达,可能是借助月光下葡萄藤的影子进行的形象描述,并非真的有龙)
赏析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墨蒲萄(可能是一幅画中的葡萄,或者是诗人想象中的情景)。诗的前两句通过“移根何日渡流沙”的疑问和“万颗神珠烛绛霞”的形象比喻,展现了葡萄的珍贵与美丽,同时也暗示了其来自远方的神秘。后两句则将场景转向岩底,明月初升,僧人入定,骊龙弄影落袈裟,营造出一种宁静、神秘的氛围。整首诗意境优美,富有想象力,将葡萄与佛教元素相结合,给人以独特的审美体验。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
刘崧的其他作品
- 《 往时杨清溪为乡先达菊存陈公作种菊图工妙逼真去之六十馀年其五世孙继先乃得之于其仲父有实家盖其家故物也出以示余因题其后以致景仰之意 》 —— [ 明 ] 刘崧
- 《 送吴明理归赣州寓舍 》 —— [ 明 ] 刘崧
- 《 述怀一首别表兄严允升之兴国 》 —— [ 明 ] 刘崧
- 《 奉题王氏勤有书堂十四韵 》 —— [ 明 ] 刘崧
- 《 寄旷伯逵二首 》 —— [ 明 ] 刘崧
- 《 既四月末予西轩牡丹一枝最后开与戎葵掩映特盛时叔铭适自保定归隐若有相待之意因命酌快赏叔铭再用前绝句韵为寄兴不能已仍用韵奉答并忆吕本拙佥宪按事中山未还归日当共一笑云 》 —— [ 明 ] 刘崧
- 《 和子与王徵君中秋律诗一首 》 —— [ 明 ] 刘崧
- 《 题竹石图赠陈仲实之南安 》 —— [ 明 ] 刘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