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来

· 刘崧
雨来风叶乱萧萧,云散青天转寂寥。 知有秋霖千万斛,若为忍死待枯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雨来:诗的标题,指下雨的情景。
  • 刘崧(sōng):诗人的名字。
  • 萧萧:形容风雨声。
  • 秋霖(lín):秋日的连续大雨。
  • (hú):古代的容量单位,这里形容雨量大。
  • 若为:怎样,如何。

翻译

风卷着雨丝袭来,树叶沙沙作响,一片纷乱。云散后,青空显现,四周却又转为寂寥。心里明白有千万斛的秋雨,可是怎么能够忍心看着那些枯萎的禾苗,而不去拯救它们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雨来后的情景以及诗人对枯苗的关切。首句通过描写风雨中树叶萧萧作响的景象,展现出雨势的猛烈。第二句写云散后的青天,却又给人一种寂寥之感,形成了一种对比。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秋雨虽多,但担忧枯苗能否得到滋润的忧虑,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怀。整首诗以景衬情,情景交融,语言简洁而富有感染力。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