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西山郑子纲自邵武校官归

· 刘崧
五月双溪上,垂杨千万枝。春风碧水远,旦旦鸣黄鹂。 黄鹂惊飞日欲暮,念家却在南平住。林塘高馆一逢君,千里羁愁散烟雾。 闻子昔者居西山,把书曰在青松间。新移苓术且未斸,旧种薜萝应可攀。 武阳校官归未久,瘴疠还闻古来有。红窗鹦鹉唤客名,青叶槟榔劝人酒。 寻幽忆过东平来,丹山碧霞仙掌开。武夷山人住九曲,柴门不出生青苔。 中轩松竹题诗遍,宁许时流漫相见。名姓先承紫凤书,褐冠不上金銮殿。 时来空谷行采薇,石田草生秋林稀。往来物色不可得,使者空向江南归。 我惭羁穷少颜色,闻此伤情岂终极。芳筵置酒清夜半,月出登楼动悽恻。 萧萧水气浮南湖,繁星丽汉光有无。梧桐叶高白露下,起舞为子听啼乌。 君家兄弟才名早,幢憧冠盖闽湘道。芳年苦志思奋励,莫遣秋风动原草。 由来聚散日纷纷,此别音书何处闻。百丈岭前应念我,象牙潭上却寻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双溪:此地的两条溪流。 旦旦:天天,形容频繁。 林塘高馆:有树林池塘的高大馆舍。 羁愁:羁旅之愁。 苓(líng)术:一种草药。 斸(zhú):挖,砍。 瘴疠(zhàng lì):热带山林中的湿热蒸郁致人疾病的气。(“瘴”读音为“zhàng”,“疠”读音为“lì”) 武阳:地名。 薜(bì)萝:薜荔和女萝,皆为野生藤蔓植物。(“薜”读音为“bì”) 仙掌:仙人掌,此处或指山峰形状如仙人掌。 紫凤书:指帝王诏书。 褐冠:平民的服饰。 幢幢(chuáng chuáng):形容众多。(“幢”读音为“chuáng”)

翻译

五月在双溪之上,垂柳千万枝。春风吹拂着碧水向远方流淌,每天都能听到黄鹂欢快地鸣叫。

黄鹂受惊飞起时天色将晚,心里思念的家却在南平。在林塘高馆与你相逢,千里的羁旅忧愁如烟雾般消散。

听说你过去住在西山,读书说是在青松之间。新移植的苓术还未挖取,旧日种下的薜萝应该还可以攀援。

从武阳校官任上归来不久,听说那里自古以来就有瘴疠之气。红窗下的鹦鹉呼唤着客人的名字,青叶槟榔劝人饮酒。

回忆寻幽时经过东平,丹山碧霞如同仙掌般展开。武夷山人住在九曲之处,柴门不常开以至于生出青苔。

中间的轩廊里松竹旁题满了诗,怎会允许时下的人流随意相见。姓名先接到了帝王诏书,却穿着平民服饰不上金銮殿。

有时来到空谷中采薇,石田上草已生长,秋林变得稀疏。来往寻找那美好的景致却不可得,使者只能空空地向江南归去。

我为自己羁旅穷困而神色憔悴感到惭愧,听到这些让人伤心的事哪里是尽头。在清静的夜半摆下丰盛的酒席,月亮出来登上高楼心中感到悲伤。

萧萧的水气浮在南湖之上,繁星闪耀在银河中若有若无。梧桐树叶高高地耸立,白露落下,起身舞蹈为你倾听乌啼。

你家兄弟很早就有才华和名声,众多的达官贵人行走在闽湘道路上。美好的年华里立下志向努力奋进,不要让秋风吹动原野的草。

从来人们的相聚和离别每天都在发生,这次分别后不知在哪里能听到你的消息。在百丈岭前你应该会想起我,我会在象牙潭上寻找你。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郑子纲的相遇、分别以及对彼此的思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的开头通过描绘五月双溪的美景,营造出一种清新宜人的氛围。随后,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相逢时的喜悦,羁旅之愁也随之消散。接着,诗人描述了友人过去在西山的生活以及武阳的情况,展现了不同地方的特色和风情。

诗中既有对美好景致的描绘,如丹山碧霞、武夷九曲等,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如自己的羁旅穷困和对世事的无奈。同时,诗人对友人及其兄弟的才华和志向表示赞扬,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奋进。

在表达情感方面,诗中既有喜悦、宽慰,也有悲伤、思念,情感丰富而真挚。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用典自然,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