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筠雪斋
我昔游云中,爱此万筠绿。
萧萧锦江浒,亭亭凤山澳。
友有宋子者,卜居俯平陆。
虚庭带深窈,苍簳拥森肃。
时维玄冬厉,大雪遍原谷。
脩条与佳卉,狼藉向摧蹙。
维筠于此时,挺拔各在目。
气清神益旺,心远意愈足。
澹然一室间,对此乐真独。
寒光射檐隙,缟素被林麓。
凄凄岁云暮,炳炳情内属。
闭门有高卧,敝履无往躅。
高洁良可希,贫困聊自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筠(yún):竹子的青皮,借指竹子。
- 浒(hǔ):水边。
- 澳(ào):水边弯曲的地方。
- 簳(gǎn):竹竿。
- 厉:凶猛。
- 脩(xiū)条:修长的枝条。
- 蹙(cù):紧迫,急促。
- 澹(dàn)然:恬静的样子。
- 缟(gǎo)素:白色。
- 属(zhǔ):连接。
- 躅(zhú):足迹。
- 淑:善良,美好。
翻译
我过去在云中游玩时,喜爱那万竿翠绿的竹子。 萧萧作响的锦江边,亭亭玉立在凤山的水边弯曲处。 有个姓宋的朋友,选择居住在平坦的陆地旁。 空旷的庭院幽深,苍翠的竹竿簇拥着,显得森严肃穆。 当时正值严寒的冬季,大雪遍布原野山谷。 修长的枝条和美丽的花卉,杂乱地受到摧残压迫。 而在此时,只有竹子挺拔屹立,格外引人注目。 它气质清朗,精神越发旺盛,内心高远,意志更加满足。 在这恬静的一间屋中,面对此景,内心感到真正的快乐和孤独。 寒冷的光芒从屋檐的缝隙中射进来,白色的雪覆盖着山林。 在这凄冷的岁末,内心的情感却鲜明地相互连接。 关起门来高枕无忧地躺着,破旧的鞋子也没有前往别处的痕迹。 竹子的高洁确实值得人希求,贫困的生活中自己也应保持美好品德。
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竹子在寒冬中的坚韧和高洁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赞美以及对高尚品德的追求。
诗的开头回忆了过去对竹子的喜爱,接着描述了竹子所处的环境和冬季的严寒景象,以其他植物的凋零反衬出竹子的挺拔。竹子在寒冷中依然保持着清气旺神、心远意足的特质,体现了其坚韧的品质。诗人在这一室之间,感受到了竹子带来的独特快乐,同时也从竹子的高洁中领悟到了在贫困中保持美好品德的重要性。
整首诗意境清幽,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竹子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淡泊、高远的情感,以及对坚韧和高洁品质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