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行

· 刘崧
庚子二月廿四日欲午,日有重环大盈堵。居民惊走妇女怪,不敢喧传到官府。 一环赤黑晕日角,三环侧连白光络。白光贯日日色惨,阳乌塌翼愁冲薄。 念此日是太阳精,昏祲重重竟安作。吾闻古有日重光,明帝得之汉道昌。 长安非近日岂远,仰视低头泪如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庚子:干支纪年法,这里指公元1360年。
  • 廿(niàn):二十。
  • 日角:额骨中央部分隆起,形状如日。旧时相术家认为是大贵之相,这里指太阳的一角。
  • 阳乌:神话中在太阳里的三足乌,代指太阳。
  • 祲(jìn):不祥之气,妖气。
  • 泫(xuàn):水滴下的样子,这里指流泪的样子。

翻译

在庚子年二月二十四日将近中午的时候,太阳出现了重重光环,大得像堵住了天空。居民们惊慌奔逃,妇女们感到奇怪,不敢大声宣扬报到官府。

有一个红色黑色的光环环绕在太阳的一角,还有三个光环从侧面连接着白色的光络。白色的光穿过太阳,太阳的颜色变得凄惨,太阳里的三足乌好像翅膀塌下,忧愁地冲向高空。

想到这太阳本是天地的精华,却昏沉不祥的气息重重出现,究竟为何呢?我听说古代有太阳重新放出光芒,汉明帝得到后汉朝的国运就昌盛了。

长安虽然不是近在眼前,但抬头仰望低头思索,泪水就像水滴一样落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太阳出现异常天象后,人们的惊恐以及作者对国运的担忧。诗的开头详细描述了太阳出现重环的奇异景象,给人一种神秘而不安的感觉。接着,作者通过对阳乌的描写,进一步烘托出了这种不安的氛围。然后,作者联想到古代太阳重光与国运昌盛的典故,表达了对当下国运的忧虑。最后,作者仰望天空,低头流泪,体现出他内心的沉痛和无奈。整首诗以天象为引,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意境深沉,情感真挚。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