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五日立春途中作

涉世艰关懒著鞭,催人节物苦推迁。 冬归不待一年尽,春到仍争五日先。 綵仗土牛何处击,青丝纤手若为传。 阴崖穷谷还生意,惟愿东风揽化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涉世:涉足社会,经历世事。
  • 著鞭:本意为挥鞭,常比喻奋发向前。(著:zhuó)
  • 节物:各个季节的风物景色。
  • 推迁:推移变迁。
  • 綵仗:彩饰的仪仗。
  • 土牛:立春时用泥土塑造的牛,象征春耕开始。
  • 纤手:女子柔细的手。
  • 阴崖:背阳的山崖。
  • 穷谷:深谷。
  • 化权:造化的权力。

翻译

在经历世事的艰难关卡时,我懒得奋发向前。催促人的节令景物,让人无奈地感受着时光的推移变迁。冬天的离去不用等到一年结束,春天的到来仍然争先五日提前而至。那彩饰的仪仗和泥土塑造的牛在何处击打呢?那纤细的女子之手又是如何传递春的信息呢?背阳的山崖和幽深的山谷也恢复了生机,只希望东风能够掌握造化的权力。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腊月二十五日立春途中所作,表达了对季节变化和时光流转的感慨。诗的前两句,诗人感叹涉世艰难,对奋发进取有些倦怠,同时也对节令景物的变化感到无奈。接下来,诗人提到冬去春来的时间变化,表现出春天迫不及待到来的情景。后两句通过对立春习俗的描绘,如击打彩仗土牛、女子传递春的信息,以及对阴崖穷谷恢复生机的描写,进一步烘托出春天的气息。最后,诗人希望东风能够掌控造化的权力,带来更多的生机和变化。整首诗意境清新,语言简洁,通过对自然景物和节令习俗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生命的热爱。

潘希曾

明浙江金华人,字仲鲁,号竹涧。弘治十五年进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出核湖广等地边储归,不赂刘瑾,被廷杖除名。瑾败,起刑科右给事中。嘉靖时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南赣,入为工部右侍郎。治河有功。官至兵部左侍郎。有《竹涧集》。 ► 4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