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廖子谦先生江南舟中酒渴思茶见贻有作

· 刘崧
谢公庙前江水清,独雁叫群时一鸣。 雨连远树低欲暗,风飏小舟欹复横。 长吟子夜劳相忆,拟和阳春愧不成。 未应苦渴耽著作,会见君王询长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廖子谦:人名。
  • 谢公庙:为纪念谢灵运而建的庙宇。(谢灵运:南北朝时期杰出的诗人、文学家、旅行家。“灵”读音为“líng”,“运”读音为“yùn”)
  • (yáng):飞扬,飘扬。
  • (qī):倾斜,歪斜。
  • 长卿:司马相如的字,这里借指有文学才华的人。(司马相如:西汉辞赋家,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相”读音为“xiàng”,“如”读音为“rú”)

翻译

在谢公庙前,江水清澈,一只孤独的大雁在成群的大雁中不时地鸣叫一声。

雨不断地下着,远处的树木显得低矮昏暗,风扬起小船,使它倾斜又横摆。

我在子夜长久地吟唱,感念你的相忆之情,想要应和这如同阳春白雪般的诗作,却惭愧自己写不出。

不应该因为苦于口渴而耽误创作,期望能够见到君王询问有关文学之事,就像询问司马相如那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雨景中作者的所思所感。首联通过谢公庙前的江水和独雁的鸣叫,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颔联进一步描写雨景和风中的小船,烘托出一种不稳定的感觉。颈联表达了作者对廖子谦诗作的赞赏以及自己自愧不如的心情。尾联则表达了作者对文学创作的执着和对受到君王赏识的期望。整首诗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展现了作者的文学才华和内心世界。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