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季德应选北上十二首

流水高山总有情,君家夙擅刺桐声。 凭挥一曲离鸾操,奏入南薰答圣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刺桐:(cì tóng)树名,产於热带亚洲。此指泉州,因泉州旧以刺桐为市树。
  • 离鸾操:古曲名,后用以别离之曲或哀怨的曲。
  • 南薰:指《南风》歌,传为虞舜所作,歌中有“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等句。这里借指帝王对百姓的恩泽或宣扬风化。

翻译

那高山流水之间总有情意存在,您家向来以擅长泉州的音乐之声而闻名。凭借弹奏一曲离别的哀怨之曲,将其演奏给帝王,以此报答圣明之恩。

赏析

这首诗以高山流水的情意开篇,赞美了刘季德的音乐才华,并借离鸾操表达了送别之情。最后提到将此曲奏入南薰,报答圣明,既体现了对刘季德的期望,也有对帝王的尊崇。整首诗简洁明快,情感真挚,用典自然,将音乐、离别和报答圣恩等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示了诗人的文学功底和对友情的珍视。

欧必元

欧必元,字子建。顺德人。大任从孙,主遇从兄。十五岁为诸生,试辄第一。明思宗崇祯间贡生,年已六十。以时事多艰,慨然诣粤省巡抚,上书条陈急务,善之而不能用。当时缙绅称之为岭南端士。尝与修府县志乘,颇餍士论。晚年遨游山水,兴至,落笔千言立就。必元能诗文,与陈子壮、黎遂球等复修南园旧社,称南园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罗浮草》、《溪上草》、《琭玉斋稿》等。清郭汝诚咸丰《顺德县志》卷二四有传。欧必元诗,以华南师范大学藏清刊本《欧子建集》为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