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过海珠寺

雪残江上水如天,重过空门一系船。 小隐欲寻中阁去,閒身先借上方眠。 裁诗夜乞翻经火,煮茗寒分供佛泉。 满眼风尘欺短鬓,无如初地学参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海珠寺:在今广州市珠江畔。
  • 空门:佛教术语,指佛教,因佛教认为世界是一切皆空的,故称空门。这里也指佛寺。
  • 小隐:指隐居山林的人。
  • 中阁:寺中的楼阁。
  • 閒身:亦作“闲身”,指古代指没有官职的身躯。
  • 上方:指佛寺。
  • 裁诗:作诗。
  • :请求。
  • 翻经火:用于翻阅佛经的灯火。
  • 供佛泉:供奉佛祖的泉水。
  • 风尘:喻指旅途的艰辛劳累。
  • 参禅:佛教禅宗的修行方法,通过静心思虑,排除杂念,以求领悟佛理。

翻译

雪已经消融,江面上的水色如天空一般湛蓝,我再次来到这座佛寺,系好船只。我想要去寻找寺中的楼阁以作隐居之所,先让这无官一身轻的身躯在佛寺中借宿休息。夜晚我请求借翻阅佛经的灯火来作诗,寒冷时分用供奉佛祖的泉水来煮茶。满眼都是旅途的艰辛劳累,它欺负着我这已生白发的短鬓之人,倒不如一开始就在这地方学习参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重过海珠寺的情景和感受。首联通过“雪残”“水如天”的描写,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广阔的景象,同时也点明了诗人再次来到佛寺的背景。颔联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在佛寺中寻求片刻安宁的心态。颈联则具体描述了诗人在寺中的活动,如借火裁诗、用泉煮茗,体现了诗人的文雅情趣。尾联中,诗人感慨旅途的风尘疲惫,认为不如在此地学习参禅,寻求内心的平静。整首诗意境清幽,语言简洁,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烦恼的超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潘光统

潘光统,字少承,号滋兰。顺德人。明世宗嘉靖二十年(一五四一)贡生,入太学。授光禄寺署丞,迁京府通判。著有《滋兰集》。明郭棐《粤大记》卷二四、清康熙《顺德县志》卷七、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九有传。 ► 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