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楼曲刘子雍胡伯清程伯羽同赋

· 刘炳
楚腰纤细锦缠头,秋怯珠帘半捲钩。 云恋阳台双作梦,月生湘浦独成愁。 鸾梭折齿花粘髓,螺粉添眉柳带羞。 雁过碧天书帛断,误教人倚小红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楚腰:指女子的细腰,这里用以代指美人。“楚”(chǔ)
  • 锦缠头:古代歌舞艺人演毕,客以罗锦为赠,置之头上,谓之“锦缠头”。后作为赠送女妓财物的通称。
  • 阳台:相传为楚怀王梦遇巫山神女之阳台,后成为男女欢会之所的代称。
  • 湘浦:湘水边,这里指女子的愁绪如湘水之畔的景色般凄迷。
  • 鸾梭:织布梭子的美称。
  • 折齿:此处形容女子笑容之美。
  • 粘髓:形容女子肌肤之美如骨髓般诱人。
  • 螺粉:一种化妆用的粉。
  • 添眉:画眉。

翻译

女子的腰肢如楚地般纤细,头上缠着锦缎当作赏赐。秋天来了,她胆怯地将珠帘半卷上钩。 云彩眷恋着阳台,双双进入甜蜜梦境,而月光洒在湘水之浦,使她独自生出忧愁。 织布的梭子精美,她的笑容如花朵般迷人,肌肤似骨髓般诱人;用螺粉描过的眉毛,如柳枝般带着娇羞。 大雁飞过碧蓝的天空,书信断绝,让人误以为她还在小红楼里等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身处青楼的女子的形象和情感。诗的首句通过“楚腰纤细锦缠头”描写了女子的美丽和身份,同时也暗示了她的职业特点。“秋怯珠帘半捲钩”则刻画了女子在秋意中的胆怯和一丝忧愁。接下来的“云恋阳台双作梦,月生湘浦独成愁”,用浪漫的意象“云”“阳台”“月”“湘浦”,表达了女子对爱情的向往和现实中的孤独忧愁。“鸾梭折齿花粘髓,螺粉添眉柳带羞”进一步描写了女子的美貌和风情,从她的笑容、肌肤到眉毛,都展现出迷人的魅力。最后一句“雁过碧天书帛断,误教人倚小红楼”,以大雁飞过书信断绝,烘托出女子的寂寞和等待的无奈,让人对她的命运产生同情。整首诗意境优美,用词华丽,通过对女子的外貌、情感和环境的描写,展现了古代青楼女子的复杂情感和生活状态。

刘炳

元明间江西鄱阳人,字彦炳。元顺帝至正中,从军于浙。元末诣朱元璋,献书言事。平江西,授中书典签。洪武中屡升大都督府掌记,除东阿知县。旋以病告归,年六十九卒。工诗,有《春雨轩集》。 ► 3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