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 寒食

· 刘炳
石径土墙斜。桃李桑麻。纸钱飞处乱啼鸦。祭馀携酒去,寒食野人家。 苑树忆天涯。遗恨琵琶。铜驼衰草卧龙沙。汉寝唐陵无麦饭,暮雨梨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寒食: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
  • 纸钱:旧俗祭祀时烧化给死人或鬼神当钱用的纸锭之类。
  • 祭馀:祭祀完毕之后。
  • 苑树:园林中的树木。
  • 天涯:犹天边。指极远的地方。
  • 遗恨琵琶:用王昭君出塞和亲,弹琵琶寄托哀怨的典故。
  • 铜驼:铜铸的骆驼,多置于宫门寝殿之前。
  • 卧龙沙:形容荒凉的景象。
  • 麦饭:磨碎的麦煮成的饭,这里指简单的祭品。

翻译

石头小路,土墙倾斜。桃树李树,桑树麻田。焚烧纸钱的地方,乌鸦胡乱啼叫。祭祀结束后带着酒离开,前往这寒食节的乡野人家。

园林中的树木让我想起遥远的天边。那琵琶声中的遗恨啊,令人感慨。铜铸的骆驼在衰草中,像卧龙在沙地上。汉代的寝宫、唐代的陵墓已无人献上简单的祭品,只有傍晚的细雨中梨花飘落。

赏析

这首词通过描写寒食节时的景象,抒发了作者的兴亡之叹和羁旅之愁。上阕描绘了寒食节时乡野的景象,石径土墙、桃李桑麻,以及纸钱飞处乱啼鸦的情景,展现出一种荒凉而又充满民俗气息的画面。下阕则通过苑树忆天涯、遗恨琵琶等词句,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衰和人生无常的感慨。铜驼衰草卧龙沙,汉寝唐陵无麦饭,暮雨梨花等句,更强化了这种悲凉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转和世事的沧桑。整首词意境苍凉,情感深沉,用简洁的语言传达出了丰富的意蕴。

刘炳

元明间江西鄱阳人,字彦炳。元顺帝至正中,从军于浙。元末诣朱元璋,献书言事。平江西,授中书典签。洪武中屡升大都督府掌记,除东阿知县。旋以病告归,年六十九卒。工诗,有《春雨轩集》。 ► 3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