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恩堂为陈院长赋

谢病当年疏累陈,豫期勿药宠偏新。 暂归五柳先生宅,竟起东山宰相身。 江汉恩波元浩荡,武陵地望正嶙峋。 高堂巨扁相辉处,仰止应多善颂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谢病:托病引退或谢绝宾客。
  • 疏累陈:多次呈上奏疏。(“疏”读作“shū”)
  • 豫期:预先期望。
  • 勿药:指身体恢复健康。
  • 宠偏新:特别受到新的恩宠。
  • 五柳先生:指陶渊明,这里借指隐居之地。
  • 东山宰相:指东晋谢安,曾隐居东山,后出山为相,这里借指重新被起用担任要职。
  • 江汉:指代皇家的恩德像江水一样浩荡。
  • 恩波:帝王的恩泽。
  • 武陵:这里指陈院长的故乡。
  • 地望:指门第、地位。
  • 嶙峋:形容山势峻峭、高耸。这里形容声望、地位之高。
  • 高堂:高大的厅堂。
  • 巨扁:巨大的匾额。(“扁”读作“biǎn”)
  • 相辉:相互辉映。
  • 仰止:仰慕,向往。

翻译

当年托病多次上疏请求辞官,预先期望身体康复后能不再有劳累,却没想到格外受到新的恩宠。暂时回到如同五柳先生般的隐居之地,最终却如东山宰相谢安一样重新起身担任要职。皇家的恩泽如同江汉之水般浩荡,陈院长在武陵的声望地位高耸峻峭。高大的厅堂与巨大的匾额相互辉映之处,仰慕并应多有赞颂之人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是为陈院长而作,表达了对他的赞美和祝福。首联写陈院长曾因病辞官,却意外获得新的恩宠,为下文的叙述埋下伏笔。颔联通过“五柳先生宅”和“东山宰相身”的对比,形象地表现了陈院长先隐居后出仕的经历。颈联写皇家的恩泽浩荡,以及陈院长在故乡的崇高地位,进一步强调了他的不凡。尾联则描绘了高堂巨匾相辉映的场景,暗示陈院长的荣耀,同时也说明会有很多人对他表示敬仰和赞颂。整首诗对仗工整,用典恰当,语言流畅,充分展现了作者的文学功底和对陈院长的敬重之情。

潘希曾

明浙江金华人,字仲鲁,号竹涧。弘治十五年进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出核湖广等地边储归,不赂刘瑾,被廷杖除名。瑾败,起刑科右给事中。嘉靖时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南赣,入为工部右侍郎。治河有功。官至兵部左侍郎。有《竹涧集》。 ► 4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