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定参政自南海抽分还省三十韵

· 刘崧
天堑山河壮,皇图日月开。 鹓鳞登汉阙,玉帛上燕台。 民赋中邦出,蛮艘海外来。 货源恒混混,禁网自恢恢。 粉署参元佐,金闺著彦才。 江湖资保障,台阁挺奇瑰。 凤诏优南徙,鹏风得远培。 节分东广会,春动海南隈。 厉瘴驱山雾,惊潮隐地雷。 水光浮溟涬,宝气出蓬莱。 机杼鲛绡结,楼台蜃气摧。 鲸鲵谢唐突,雕鹗且徘徊。 众水通洪汇,三山据绝垓。 雪舻衔浩淼,云舸驾崔嵬。 错落青鼍甲,弯环紫鳄腮。 珊瑚红的皪,孔雀翠毰毸。 花角裁犀定,明珠割蚌胎。 荔浆翻翠杓,蔗沈冻螺杯。 压轴龙香重,崇箱海错该。 牙筹劳永夜,鞭算积微埃。 市价曾无贰,宽征信有推。 夷商歌岂弟,硐獠慕嬉孩。 河汉张骞入,江淮刘晏回。 几时淹去佩,及此送归桅。 寥落山城暮,微茫水驿洄。 野人瞻衮绣,中使拥鞍{革雋}。 早应云间瑞,行膺日下催。 赏褒增玉秩,迎劳锡琼醅。 禹服终成赋,虞廷可阜财。 明堂抡柱石,元鼎赖盐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天堑(tiān qiàn):天然形成的壕沟,这里指长江。 皇图:指国家的版图,也指皇位。 鹓鳞(yuān lín):鹓和鳞,比喻贤才。 汉阙:汉代的宫阙,这里借指朝廷。 玉帛:古代祭祀、会盟时用的珍贵礼物,后泛指财富、礼品。 燕台: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用以招纳贤才。这里借指求贤之所。 中邦:中原地区,中国。 (sōu):船的通称。 混混:水流盛大的样子,这里指财源广进。 恢恢:宽广的样子,这里指禁网严密。 粉署:尚书省的别称。 元佐:首席的助手或辅佐的大臣。 金闺:指金马门,汉代宫门名,这里代指朝廷。 彦才:有才学的人。 鹏风:大鹏展翅刮起的风,比喻奋发有为。 (wēi):山水等弯曲的地方。 溟涬(míng xìng):形容大水弥漫的样子。 鲛绡(jiāo xiāo):鲛人织的绡,泛指薄纱。 蜃气:传说中蛟龙所吐的气,会形成楼阁等幻象。 鲸鲵(jīng ní):比喻凶恶的敌人。 唐突:冒犯。 雕鹗(diāo è):猛禽,比喻有才能的人。 (tuó):扬子鳄。 (lú):船头。 (miǎo):形容水大。 (gě):大船。 (wéi):高大耸立。 的皪(de lì):光亮、鲜明的样子。 毰毸(péi sāi):羽毛张开的样子。 荔浆:荔枝汁。 (sháo):舀东西的器具。 蔗沈:用甘蔗汁熬制的糖。 龙香:一种香料。 牙筹:象牙做的算筹。 岂弟(kǎi tì):和乐平易。 硐獠(dòng liáo):古代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称呼。 河汉:银河,这里借指张骞出使西域的艰难历程。 张骞(qiān):西汉时期的外交家,曾出使西域。 刘晏:唐代著名的经济改革家,擅长理财。 (huí):水流回旋。 衮绣(gǔn xiù):古代皇帝及上公的礼服,这里借指高官的服饰。 (yí):古代盛酒的器具,也泛指古代宗庙常用的祭器。 阜财:使财物丰富。 盐梅:盐和梅子,古代常用调味品,借指国家所需的贤才。

翻译

长江等天险使山河雄壮,国家版图昌盛,如同日月开辟般辉煌。贤才进入朝廷,财富献于求贤之所。百姓的赋税从中原产出,外国的船只从海外驶来。货物的来源源源不断,禁运的法网宽广严密。

在尚书省参与政事的是首要的助手,在朝廷中展现才华的是杰出的人才。江湖地区需要保障,朝廷里挺立着奇伟的人才。皇帝的诏令优待南迁之人,如大鹏展翅般得以远大培养。在东部广阔之地举行节会,春天在海南的山水弯曲之处萌动。

厉害的瘴气驱散了山间的雾气,惊人的潮水如同隐藏的地雷。水面的光芒漂浮在大水弥漫之中,宝贵的气息出自蓬莱仙山。纺织的薄纱精美如织,高大的楼台如蜃气所成却又被摧毁。

凶恶的敌人不再冒犯,有才能的人暂且徘徊。众多的水流通向广阔的汇合之处,三座山占据着极高的位置。雪一般的船头连接着浩渺的水面,云彩般的大船行驶在高大耸立的波涛上。

错落的像青鼍的甲,弯曲环绕如紫鳄的腮。珊瑚红得鲜明光亮,孔雀的羽毛张开如翠羽。用犀牛角精心裁剪,从蚌中取出明珠当作珍珠胎。荔枝汁在翠绿的勺子中翻滚,甘蔗汁熬制的糖凝结在螺形的杯子里。

最后的龙香香料沉重,高大的箱子里装满了各种海产。用牙筹计算辛劳到深夜,用鞭子计算积累下微小的尘埃。市场价格曾经没有两样,宽厚诚信的政策得到推广。外族商人歌唱着和乐平易,西南的少数民族羡慕如同孩童般的欢乐。

就像张骞出使西域穿过银河,如同刘晏治理江淮回归一样。什么时候被留住离去的佩饰,到这时送回了返航的桅杆。寂寥的山城已到傍晚,朦胧的水驿中水流回旋。

乡野之人瞻仰着高官的服饰,宫中的使者簇拥着马鞍。早就应该是云间的祥瑞,行动接受着日下的催促。赏赐褒奖增加官职,迎接慰劳赐予美酒。大禹治水后终究完成了赋税的制定,虞舜的朝廷可以使财物丰富。在明堂上选拔栋梁之材,在国家中需要像盐和梅一样的贤才。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诗,以宏大的笔触描绘了国家的繁荣昌盛和对外交流的场景,同时赞扬了定参政的才能和功绩。

诗的开头通过“天堑山河壮,皇图日月开”展现了国家的雄伟和昌盛,为全诗奠定了壮阔的基调。接着描述了贤才汇聚、海外贸易、物资丰富等景象,表现出国家的繁荣富强。诗中还描绘了自然景观和地方特色,如“厉瘴驱山雾,惊潮隐地雷”“水光浮溟涬,宝气出蓬莱”等,增添了诗歌的意境和美感。

在赞扬定参政时,诗人用“粉署参元佐,金闺著彦才”等诗句突出了他的才能和地位,同时通过“凤诏优南徙,鹏风得远培”等表达了对他的期望和祝福。诗中还提到了一些地方的风土人情和经济活动,如“夷商歌岂弟,硐獠慕嬉孩”,展现了社会的和谐与繁荣。

整首诗语言华丽,用典丰富,对仗工整,气势磅礴,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才华和对国家、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