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佳

历乱飞花满绿阶,开尊倾赏事难谐。 怜春莫不回金勒,拾翠何堪伴玉钗。 已识冰姿曾半委,颇疑香腻未全埋。 人生岂必常得意,造化无心物自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历乱:纷乱。读作“lì luàn”。
  • :酒杯。
  • :协调,合适。
  • 金勒:金饰的带嚼口的马络头,这里指代马。
  • 拾翠:拾取翠鸟的羽毛,后多用来指妇女游春。
  • :枯萎。
  • :这里指落花残留的香气。读作“nì”。
  • 造化:创造演化,指自然界。
  • :违背,不协调。

翻译

纷乱的飞花铺满了绿色的台阶,摆开酒杯尽情欣赏,然而事事难以如意。怜惜春光的人无不想勒马停留,游春的女子又怎能忍受无人陪伴只有玉钗相伴呢。已经看到冰清玉洁的花儿曾经有一半已经枯萎,很是怀疑那残留的香气还未完全消散。人生怎能必定常常得意,自然界的变化没有心机,万物自然有它的规律和不协调之处。

赏析

这首诗以飞花满阶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纷乱而又美好的氛围。诗人通过描述人们对春光的怜惜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表达了人生中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的感慨。诗中“怜春莫不回金勒,拾翠何堪伴玉钗”两句,用形象的语言表现了人们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无奈。“已识冰姿曾半委,颇疑香腻未全埋”则进一步描绘了花的凋零和香气的残留,暗示了美好事物的短暂和易逝。最后两句“人生岂必常得意,造化无心物自乖”,是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认为人生不可能总是如意,自然界的变化是无意识的,万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和不完美之处。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对人生的感悟,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世事的无奈。

欧必元

欧必元,字子建。顺德人。大任从孙,主遇从兄。十五岁为诸生,试辄第一。明思宗崇祯间贡生,年已六十。以时事多艰,慨然诣粤省巡抚,上书条陈急务,善之而不能用。当时缙绅称之为岭南端士。尝与修府县志乘,颇餍士论。晚年遨游山水,兴至,落笔千言立就。必元能诗文,与陈子壮、黎遂球等复修南园旧社,称南园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罗浮草》、《溪上草》、《琭玉斋稿》等。清郭汝诚咸丰《顺德县志》卷二四有传。欧必元诗,以华南师范大学藏清刊本《欧子建集》为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