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酬刘湛陆翰撰

寂寞寰中人,去住乖通塞。 君为威凤翔,我将冥鸿适。 各言期千秋,矢死靡有忒。 所愧还山去,生不辨黍稷。 谋生亦已疏,东皋有馀式。 往年惜分手,怆恻长相忆。 良晤难再寻,行行发京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寰中:世间,天下。(“寰”,读音:huán)
  • :违背,不协调。
  • 通塞:畅通与阻塞。
  • 威凤:瑞鸟。旧说凤有威仪,故称。
  • 冥鸿:高飞的鸿雁。常喻避世之士。
  • :往,到。
  • 矢死:誓死。
  • :无。
  • (tè):差错。
  • 黍稷(shǔ jì):古代主要农作物,此处泛指庄稼。
  • 东皋(gāo):泛指田野或高地。

翻译

在这寂寞的世间人,来去和居停都顺应着通畅或阻塞。 您如同有威仪的凤凰翱翔,我愿如高飞的鸿雁适从。 各自说着期望能长远,发誓至死都不会有差错。 我惭愧的是回归山林离去,连庄稼都不能分辨。 谋求生计也已经生疏,在东边的高地有剩余的模式(指还有一些生活方式或方法)。 往年惋惜分别的时候,悲伤地长久相互回忆。 美好的会面难以再次寻觅,前行着从京城出发。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用“威凤翔”和“冥鸿适”来比喻自己和友人不同的人生选择和志向,但都表达了对理想的坚定追求。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回归山林后在生活技能方面的不足感到惭愧,以及对过去分别的不舍和对再次相聚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生境遇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刘宗周

刘宗周

明浙江山阴人,字起东,号念台,晚改号克念子。万历二十九年进士,授行人。天启元年为仪制主事,历右通政,以劾魏忠贤,削籍归。崇祯元年召为顺天府尹,数上疏忤思宗意,遂谢病归。八年再召授工部左侍郎,累擢左都御史,复以论救姜埰、熊开元革职归。福王监国时,起故官,劾马士英、高杰、刘泽清,争阮大铖不可用,不听,遂告归。南都亡,绝食二十三日卒,门人私谥正义。治理学以慎独为宗,力倡诚敬之说。曾筑證人书院,讲学于蕺山,人称蕺山先生。有《周易古文钞》、《圣学宗要》、《刘蕺山集》等。 ► 1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