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访云门

五云深处指瑶京,六寺名存半有僧。 松顶待栖孤鹤稳,溪流时照野花明。 空题御笔高秦望,谁问桃源到武陵。 灯影长明风雨夜,独令终古證无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五云:青、白、赤、黑、黄五种云色,古人视其为祥瑞之兆,此处指高山瑞云缭绕。
  • 瑶京:指神仙所居的京都,泛指京都。(瑶,yáo)
  • 六寺:文中所指的六座寺庙。
  • 御笔:皇帝亲笔书写。
  • 秦望:山名。
  • 桃源:指桃花源,常用来象征理想的隐居之地。
  • 武陵:古代地名,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提到的武陵郡,常与桃花源联系在一起。
  • 无生:佛教语,指没有生灭,不生不灭。

翻译

在高山瑞云缭绕的深处指向京都,六座寺庙中只有半数还留有僧人。 松树枝顶等待着孤独的仙鹤安稳栖息,溪流不时映照出野花的明艳。 白白题写着皇帝的御笔高于秦望山,可谁会询问桃源是否能到达武陵。 灯光在风雨交加的夜晚长久地明亮着,唯独让这永恒的景象证明没有生灭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云门的景色和氛围,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思考和对佛教境界的追求。诗的首联通过“五云深处”“瑶京”描绘了云门的高远和神秘,以及寺庙的现状。颔联以“松顶待栖孤鹤稳”“溪流时照野花明”的生动描写,展现出云门自然景色的宁静与美好。颈联中“空题御笔高秦望”表达了对某种空虚和无常的感慨,“谁问桃源到武陵”则暗示了对理想境界的探寻和疑问。尾联“灯影长明风雨夜,独令终古证无生”在风雨夜的背景下,以长明的灯影象征着对永恒和无生灭境界的追求。整首诗意境幽深,语言优美,将自然景色与宗教思考相结合,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刘宗周

刘宗周

明浙江山阴人,字起东,号念台,晚改号克念子。万历二十九年进士,授行人。天启元年为仪制主事,历右通政,以劾魏忠贤,削籍归。崇祯元年召为顺天府尹,数上疏忤思宗意,遂谢病归。八年再召授工部左侍郎,累擢左都御史,复以论救姜埰、熊开元革职归。福王监国时,起故官,劾马士英、高杰、刘泽清,争阮大铖不可用,不听,遂告归。南都亡,绝食二十三日卒,门人私谥正义。治理学以慎独为宗,力倡诚敬之说。曾筑證人书院,讲学于蕺山,人称蕺山先生。有《周易古文钞》、《圣学宗要》、《刘蕺山集》等。 ► 1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