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殉难十公用前韵太常磊斋吴公

铁干冰心古色寒,清癯犹自带儒酸。 云中鸣凤先归汉,榜下惊鸿起渐磐。 仕以教忠先教孝,生非求饱复求安。 卞壶父子英风在,今古同情只一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清癯(qīng qú):指清瘦。
  • 鸣凤:凤凰。比喻杰出的人才。
  • 惊鸿:惊飞的鸿雁,常用来形容美人体态轻盈。这里比喻杰出的人。
  • :做官。
  • 教忠:教导人尽忠。
  • 教孝:教导人尽孝。
  • 卞壶(biàn hú):东晋初名臣,以忠直著称。

翻译

他如铁干冰心般有着古朴的气质和清冷的韵味,清瘦的身形中仍带着文人的酸腐气质。如同云中的凤凰率先回归汉室,在榜单之下那如惊鸿般的人才开始渐渐崭露头角,如磐石般稳固。做官要以教导忠诚为先,而忠诚又以教导孝道为基础,人生并非只是追求温饱,更是追求心灵的安宁。卞壶父子的英雄风范依然存在,古往今来,人们对这种英风的同情都是一样的。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悼念殉难的十公中的太常磊斋吴公而作。诗中通过对吴公形象和品德的描绘,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赞美。首联描绘了吴公的古朴气质和文人风度,“铁干冰心古色寒,清癯犹自带儒酸”,表现出他的坚韧和清高。颔联“云中鸣凤先归汉,榜下惊鸿起渐磐”,用凤凰和惊鸿来比喻吴公这样的杰出人才,显示出他的杰出才能和重要地位。颈联“仕以教忠先教孝,生非求饱复求安”,强调了忠诚和孝道的重要性,以及人生追求的不仅仅是物质的满足,更是精神的安宁。尾联“卞壶父子英风在,今古同情只一般”,将吴公的英风与卞壶父子相提并论,说明这种英雄风范在古今都是令人钦佩和同情的。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人物的赞美,传达了一种高尚的品德和价值观。

刘宗周

刘宗周

明浙江山阴人,字起东,号念台,晚改号克念子。万历二十九年进士,授行人。天启元年为仪制主事,历右通政,以劾魏忠贤,削籍归。崇祯元年召为顺天府尹,数上疏忤思宗意,遂谢病归。八年再召授工部左侍郎,累擢左都御史,复以论救姜埰、熊开元革职归。福王监国时,起故官,劾马士英、高杰、刘泽清,争阮大铖不可用,不听,遂告归。南都亡,绝食二十三日卒,门人私谥正义。治理学以慎独为宗,力倡诚敬之说。曾筑證人书院,讲学于蕺山,人称蕺山先生。有《周易古文钞》、《圣学宗要》、《刘蕺山集》等。 ► 1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