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慰

避世曾誇管幼安,双穿木榻膝如盘。 家馀苦蕺堪尘甑,掌忆明珠悔梦兰。 已识彭殇生是幻,转怜儿女粝同餐。 多情最爱西窗月,几度徘徊濯影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避世:指逃避尘世,避开喧嚣的世俗社会。
  • (kuā):夸赞,夸奖。
  • 管幼安:管宁,字幼安,三国时期著名隐士。
  • (tà):狭长而较矮的床。
  • (zèng):古代蒸饭的一种瓦器。
  • 掌忆明珠:有珍惜珍爱之意。
  • 悔梦兰:表示对某种事情的后悔或遗憾。
  • 彭殇:彭,指彭祖,古代传说中的长寿者;殇,指未成年而死的人。彭殇在这里表示长寿和短命。
  • (lì):糙米。

翻译

曾夸赞管幼安避世隐居,我也像他一样双足穿木榻,膝盖盘坐如同磨盘。 家中只剩下苦涩的蕺菜,可以用来擦拭甑具上的灰尘,回想曾经珍惜的明珠,心中懊悔犹如梦兰一般。 已经明白长寿和短命的人生都如同虚幻,转而怜惜儿女们只能一起吃着粗糙的饭食。 我多情地最爱那西窗的明月,多次在月光下徘徊,身影在寒冷中沐浴着月光。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的生活情景和内心感受,表达了一种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诗的开头以管幼安自比,表现出作者对避世生活的向往和对自身处境的一种无奈。接着,通过描写家中的苦蕺和对过去的回忆,流露出生活的艰辛和对往事的懊悔。然后,作者认识到人生的虚幻,对儿女们的生活状况感到怜惜。最后,以西窗月为寄托,表现出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整首诗意境深沉,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反映了作者在困境中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刘宗周

刘宗周

明浙江山阴人,字起东,号念台,晚改号克念子。万历二十九年进士,授行人。天启元年为仪制主事,历右通政,以劾魏忠贤,削籍归。崇祯元年召为顺天府尹,数上疏忤思宗意,遂谢病归。八年再召授工部左侍郎,累擢左都御史,复以论救姜埰、熊开元革职归。福王监国时,起故官,劾马士英、高杰、刘泽清,争阮大铖不可用,不听,遂告归。南都亡,绝食二十三日卒,门人私谥正义。治理学以慎独为宗,力倡诚敬之说。曾筑證人书院,讲学于蕺山,人称蕺山先生。有《周易古文钞》、《圣学宗要》、《刘蕺山集》等。 ► 1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