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雪景山水画

· 刘崧
万木皆冰树,千崖尽玉山。 精神添去马,毛羽失栖鹇。 客路微茫外,人家烟水间。 忆曾登虎鼻,徒步月中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万木:形容树木众多。
  • 冰树:指被冰雪覆盖的树木,看上去像冰做的树。
  • 千崖:众多的山崖。
  • 玉山:多义,此处指积雪的山峰,像白玉堆积成的山。
  • 精神:此处指神韵、风采。
  • 去马:离去的马。
  • 毛羽:鸟兽的羽毛。
  • 栖鹇(xián):栖息的白鹇鸟。
  • 客路:指旅途。
  • 微茫:隐约模糊,这里指远方景色朦胧。

翻译

众多的树木都像是冰雪做成的树,众多的山崖都如白玉堆积成的山。神韵增添了离去的马,(这里可能指雪景中马的身影显得更有韵味),而鸟兽的羽毛让栖息的白鹇鸟失去了光彩(也许是说在雪景中,白鹇鸟的羽毛不再那么显眼)。在旅途的遥远朦胧之处,人家处在烟水之间。回忆起曾经登上虎鼻山,在月光中徒步返回。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景山水画,诗人通过对树木、山崖、马、鹇鸟、客路、人家等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个银装素裹、宁静而又神秘的冰雪世界。诗中的“万木皆冰树,千崖尽玉山”生动地描绘出了冰雪覆盖下的树木和山峰的景象,给人以清冷、纯洁的美感。“精神添去马,毛羽失栖鹇”两句则通过对马和鹇鸟的描写,从侧面烘托出雪景的独特韵味。“客路微茫外,人家烟水间”将视野拓展到远方,表现出旅途的遥远和朦胧,以及人家在烟水之间的宁静氛围。最后“忆曾登虎鼻,徒步月中还”则通过回忆曾经的登山经历,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份悠远的意境。总体来说,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通过对雪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过去经历的怀念。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