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家叹

· 刘崧
东家盛时厌卑促,拓地四邻起高屋。 乱来怕见门户大,还撤屋材作薪卖。 忆昔东家全盛时,伐材作屋穷工奇。 上捎云霞起觚角,下斲山石开垣基。 椎牛酾酒万夫集,华馆重楼事雕饰。 妆成明镜动春云,宴罢珠帘夜光入。 当阶血色射锦茵,门前骏马骄嘶春。 强奴悍竖拥轩盖,过客俛首方逡巡。 一朝乱离俱散走,大屋空令别人守。 近圃偷残旧种花,南池伐尽新栽柳。 风椽雨壁何披离,绮户白日横蛛丝。 昔人强作金石计,此日谩同蝼蚁悲。 全家远去无遗屧,日落鼪鼯啸飞叶。 离离烟草门巷空,时有邻儿拾檐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卑促:低矮狭窄。
  • 拓(tuò)地:扩充土地。
  • 觚(gū)角:指屋角。
  • 斲(zhuó):砍,削。
  • 酾(shī)酒:滤酒,斟酒。
  • 万夫集:形容人多。
  • 俛(fǔ)首:低头。
  • 逡(qūn)巡:有所顾虑而徘徊或不敢前进。
  • 风椽(chuán)雨壁:被风吹雨淋的椽子和墙壁。
  • 披离:分散貌,这里形容墙壁破败的样子。
  • 绮户:华丽的门窗。
  • 金石计:坚固长久的打算。
  • 鼪(shēng)鼯(wú):黄鼠狼和鼯鼠,泛指鼠类。

翻译

东家在兴盛时厌恶居所低矮狭窄,向四邻扩充土地建起高大的房屋。 战乱来临后,害怕门户太大惹麻烦,就拆掉房屋把木材当作柴薪卖掉。 回忆往昔东家全盛之时,砍伐木材建造房屋,工艺奇特精妙。 房屋上接触到云霞的屋角高高翘起,向下砍凿山石来开拓房基。 杀牛斟酒,万人聚集,豪华的馆舍和高大的楼阁精心装饰。 装扮后的明镜映照着春天的云彩,宴饮结束后,珠帘在夜光中映照着。 台阶上的血迹映照着锦绣的地毯,门前的骏马骄傲地嘶鸣着迎接春天。 强悍的奴仆和蛮横的僮仆簇拥着车盖,过往的客人低头才敢小心前行。 一旦战乱离散,众人都纷纷逃离,高大的房屋只能让别人来守着。 附近园圃中残存着旧日栽种的花被偷摘,南池边新栽的柳树被砍尽。 风吹雨打的椽子和墙壁破败分散,华丽的门窗在白天也横着蜘蛛网。 昔日的人勉强作着坚固长久的打算,今日却只能徒然地像蝼蚁一样悲伤。 全家人都远远地离开了,没有留下一点鞋子的踪迹,日落时分,黄鼠狼和鼯鼠在飞落的树叶中呼啸。 杂草丛生的烟雾笼罩着空荡荡的门巷,时常有邻居家的小孩来捡拾房檐上的铁钉。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东家从兴盛到衰败的过程,反映了社会的动荡和变迁。诗的前半部分描述了东家全盛时期的豪华与气派,如拓地建屋、杀牛宴客、华馆重楼等,展现了其富贵繁荣的景象。后半部分则着重描写了战乱后的衰败,房屋被拆、财物被掠、人去楼空,只剩下破败的景象和孤独的回忆。整首诗对比鲜明,以东家的命运变化折射出时代的兴衰,表达了作者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如“上捎云霞起觚角,下斲山石开垣基”等句,将房屋的宏伟形象地描绘出来;而“风椽雨壁何披离,绮户白日横蛛丝”等句,则生动地表现了房屋的破败。同时,诗中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如“强奴悍竖拥轩盖,过客俛首方逡巡”,展现了社会的阶级差异和人性的复杂。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