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答彭进士晋怀祖诗

· 刘崧
故人示我怀祖诗,文字郁郁含深悲。 昔贤遗恨骨已朽,前代风流谁见之。 云有张彭二老者,隐处乃在泸之湄。 当时忠义并感激,岂但词翰相追随。 苍茫甲子义熙后,寂寞朝士贞元时。 岂知清河已陈迹,彭氏孙子多文词。 明经继以甲乙荐,反顾已觉卑群儿。 春秋岩岩距邪诐,俎豆秩秩崇光仪。 伤哉时危事返驾,道在舒卷安其宜。 且辞青云卧碧草,更调白雪鸣朱丝。 壁藏似有鬼物护,先庐正在南山陲。 遗诗十首更馀一,事变恍惚传于斯。 风惊电灭八十载,君独感怆垂涕洟。 赓吟寄我歘满纸,浅才乏报空嗟咨。 吾宗珠林重三杰,作者已远伤颓隳。 故箧飘零澹庵帖,荒冢剥蚀平园碑。 承先未能欲谁过,有孙如子真吾师。 只今风尘哀仳离,泉麓来游嗟已迟。 萧郎东游定相见,为我道谢声吾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1. 湄(méi):河岸,水与草交接的地方。
  2. 苍茫:旷远迷茫的样子。
  3. 甲子:这里可能指的是某个以甲子年为标志的时期。
  4. 义熙:晋安帝司马德宗的年号。
  5. 寂寞:冷清孤单。
  6. 朝士:朝廷之士,泛指官员。
  7. 贞元:唐德宗李适的年号。
  8. 诐(bì):偏颇,邪僻。
  9. 洟(tì):鼻涕。
  10. 赓(gēng)吟:连续吟诵、续用他人原韵或题意唱和。
  11. 嗟咨(jiē zī):慨叹。
  12. 隳(huī):毁坏,崩毁。

翻译

老朋友给我看了彭怀祖的诗,诗中的文字充满深意且蕴含着深深的悲伤。往昔贤人的遗恨虽已随着他们的尸骨腐朽,前代的风流人物又有谁真正见识过呢。据说有张、彭两位老者,隐居之地在泸水之畔。当时他们怀着忠义之心,心中满是感慨激动,不只是在诗词文辞上相互追随。那旷远迷茫的甲子年在义熙之后,就如贞元时的朝廷之士那般冷清孤单。哪里知道清河已经成为陈迹,彭氏的孙子却有很多优秀的文词。通过明经考试又以甲乙等成绩获得推荐,回头看已觉得自己比其他人优秀。《春秋》高峻严正抵御邪僻,祭祀的礼仪庄重尊崇光明之仪。可悲啊,时局危险事情变化,好在道的屈伸在于如何适宜地应对。暂且告别高位闲卧在碧绿的草丛中,更能调整心态弹奏白雪之曲、奏鸣朱丝之音。墙壁中收藏的东西好似有鬼神保护,祖先的房屋正在南山的边上。遗留的诗有十首还多一首,世事的变化恍惚间就流传到了这里。如风吹电闪般过去的八十年,您独自感伤悲怆垂涕落泪。您连续吟诵寄给我的诗写满了纸张,我才学浅薄难以报答只能空自慨叹。我们宗族的珠林曾有三位杰出之人,作者已经远去令人伤感其衰落。旧时的书箱中飘零着澹庵的字帖,荒坟上的平园碑也受到了剥蚀。继承先人的事业却未能做到想要追究谁的过错呢,有像您这样的子孙真的是我的老师。如今只在这风尘中哀叹别离,到泉麓来游玩叹息已经太迟。萧郎向东游历定会相见,替我表达歉意传达我的心里话。

赏析

这首诗情感深沉,内容丰富。诗人通过阅读彭怀祖的诗,引发了对历史变迁、前人遗风、个人境遇以及家族兴衰的诸多感慨。诗中既表达了对往昔贤人的追思和对前代风流的缅怀,又流露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自身的反思。同时,诗中还提到了彭氏子孙的才华以及家族的历史,反映出对家族传承的重视和对现状的无奈。在艺术上,诗歌用词古朴,意境深远,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交织描绘,展现出一种沧桑之感。如“苍茫甲子义熙后,寂寞朝士贞元时”,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历史的沧桑和时代的孤独。整首诗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作品。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