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四首寄呈李子翀邓子益

· 刘崧
将军屯戍落秋风,客子离思逐暮鸿。 书剑远投烟瘴外,鼓笳凄断月明中。 野猿引子溪藤绿,山麝眠香石竹红。 凉气萧森盘两峡,直愁华露陨高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屯戍(tún shù):驻防。
  • 客子:离家在外的人。
  • (jiā):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吹奏乐器,类似笛子。
  • 山麝(shān shè):一种哺乳动物,形状像鹿而小,无角,前腿短,后腿长,善于跳跃,尾巴短,毛黑褐色或灰褐色。雄麝的脐部有香腺,能分泌麝香。
  • 萧森:形容草木凋零衰败,也形容凄凉阴森。
  • 华露:露水。

翻译

将军在秋风中驻守边疆,离家的人离愁别绪随着傍晚的鸿雁远去。 带着书剑远行到充满烟瘴的边远之地,悲凉的鼓笳声在明月中凄惨地中断。 野猿引领着人在绿色的溪藤间穿行,山麝在散发着香气的石竹花旁沉睡,石竹花开得红艳。 寒凉的气息弥漫在两边的峡谷中,让人直接担忧秋露会使高大的枫树凋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的景象以及人们的情感。诗中通过“将军屯戍”“客子离思”展现了边疆的守备情况和人们的思乡之情。“书剑远投烟瘴外,鼓笳凄断月明中”描绘了戍边生活的艰苦和悲凉。“野猿引子溪藤绿,山麝眠香石竹红”则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边疆的自然风光,给人以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感觉。最后“凉气萧森盘两峡,直愁华露陨高枫”表达了对秋景的担忧,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整首诗意境苍凉,情感深沉,将边疆的景色、戍边者的心情以及对时光的感慨融为一体,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