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时杨清溪为乡先达菊存陈公作种菊图工妙逼真去之六十馀年其五世孙继先乃得之于其仲父有实家盖其家故物也出以示余因题其后以致景仰之意

· 刘崧
王郎写竹出吴兴,潇洒纵横似更能。 昨日蒲庵庵里见,云根风骨更崚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杨清溪:人名。
  • 乡先达:乡里的前辈显达之人。
  • 菊存陈公:一位姓陈字号为菊存的人。
  • 工妙逼真:工艺精妙,极为相像。
  • 六十馀年:六十多年。
  • 五世孙:第五代子孙。
  • 继先:人名。
  • 仲父:父亲的大弟。
  • 有实:人名。
  • 王郎:这里指善于画竹的人,可能指前文提到的杨清溪。
  • 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的古称。
  • 潇洒纵横:形容画作风格洒脱自由,笔势纵横。
  • 蒲庵:庵堂的名字。
  • 云根:深山云起之处,这里可理解为画作中的竹子根部,借指竹子。
  • 风骨:刚健的风度、气质。
  • 崚嶒(léng céng):形容山高峻突兀的样子,这里形容竹子的气质不凡。

翻译

过去杨清溪为乡里的前辈显达之人菊存陈公创作了一幅种菊图,这幅图工艺精妙,极为相像。六十多年过去了,陈公的五世孙继先从他的二叔有实家里得到了这幅图,原来这是他们家的旧物。继先把图拿出来给我看,我因此在图后面题字,以表达敬仰之意。

王郎从吴兴出来画竹子,他的画作洒脱自由,笔势纵横,似乎更有能力。昨天在蒲庵的庵里看到(他的画),那竹子根部的气质更加高峻不凡。

赏析

这首诗先讲述了一幅种菊图的来历,体现了其在家族中的传承,以及作者对这幅图和图中所描绘的人物(陈公)的敬仰。后两句则着重描写了王郎所画竹子的高超技艺,通过“潇洒纵横”表现出其画作的风格,用“云根风骨更崚嶒”强调了竹子的不凡气质,从而展现出作者对王郎画竹艺术的赞赏。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清幽,将对画作和画家的赞美融入简洁的文字之中。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