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

· 刘崧
早春延望怯风沙,清昼行吟见物华。 退食广庭无一吏,护巢高树有群鸦。 晴光荏苒榆开荚,红意相将杏作花。 何许归鸿方北向,可怜远客正思家。
拼音

所属合集

#正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延望:引颈远望。读音:(yán wàng)
  • 清昼:白天。
  • 行吟:边走边吟咏。
  • 物华:自然景物。
  • 退食:退朝就食于家或公余休息。
  • 荏苒:(时间)渐渐过去。读音:(rěn rǎn)
  • 相将:相随,相伴。

翻译

早春时节,我引颈远望,心中害怕那风沙,白天出行吟咏,看见美好的自然景物。退朝后在宽广的庭院中没有一个官吏,高大的树上有一群乌鸦在护巢。晴朗的阳光中,榆树的荚渐渐展开,红色的春意相伴着,杏花绽放开来。不知何处的归鸿正朝向北方飞去,可怜我这远行的人,正思念着家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的景象以及诗人的思乡之情。诗的开头通过“延望怯风沙”表现出早春风沙的特点以及诗人的担忧,而“行吟见物华”则展现了诗人在白天漫步吟咏时所见到的自然美景,流露出对春天的喜爱。“退食广庭无一吏,护巢高树有群鸦”描绘了退朝后的宁静庭院和树上护巢的乌鸦,营造出一种安静的氛围。“晴光荏苒榆开荚,红意相将杏作花”则细腻地描写了阳光中榆树荚的展开和杏花的绽放,进一步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最后两句“何许归鸿方北向,可怜远客正思家”,通过归鸿北向的情景,触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将全诗的情感推向了高潮。整首诗情景交融,语言优美,生动地展现了早春的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