廨舍梅久不开戏述

山城春到一旬强,墙角官梅尚未香。 索笑几回虚杜老,惊时今已负何郎。 空怜冻萼凝红蜡,安得南枝出靓妆。 商鼎有须应忌早,故含元气混群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廨舍(xiè shè):官署,官舍。
  • :十天为一旬。
  • :这里指超过。
  • 索笑:求笑,取笑,一种文人的雅趣。
  • 杜老:指杜甫,此处可能借杜甫的经历或诗意来表达某种情感。
  • 惊时:为时光的流逝或变化而感到惊讶。
  • 何郎:指三国魏驸马何晏,仪容俊美,后以"何郎"指喜欢修饰或面目姣好的青年男子,亦借指才高的年轻男子。
  • (è):花萼,在花瓣下部的一圈叶状绿色小片。
  • 红蜡:这里指红色的花萼形似红蜡。
  • 靓妆(jìng zhuāng):指美丽的妆饰。
  • 商鼎:可能隐喻较为重要或出众的事物。

翻译

在山城的春天已经过了十来天了,墙角的官署中的梅花还没有散发香气。我几次想要寻梅取乐,却都落了空,就像杜甫那般失意,如今又像何郎一样为时光的匆匆和梅花未开而感到失落。可怜那冰冻的花萼就如凝结的红蜡一般,什么时候才能看到南边的枝头绽放出美丽的花朵,展现出迷人的妆扮呢?那些出色的如同商鼎一般的事物应该忌讳过早地显露,所以这梅花蕴含着元气,混在众多的花卉之中。

赏析

这首诗以山城春天中未开的官舍梅花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梅花迟开的期待和些许失落的情感。诗的开头点明了春天已过旬余,但梅花尚未绽放,为全诗奠定了一种期待的氛围。“索笑几回虚杜老,惊时今已负何郎”两句,通过借用杜甫和何晏的典故,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求梅不得的失意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空怜冻萼凝红蜡,安得南枝出靓妆”形象地描绘了梅花尚未开放的状态,以及诗人对其盛开的渴望。最后两句“商鼎有须应忌早,故含元气混群芳”,则从梅花的未开延伸到一种对事物发展的思考,认为过于出众的事物应当避免过早地显露,而梅花蕴含着元气,等待合适的时机绽放,与其他花卉共同构成美好的景象。整首诗意境清幽,语言优美,通过对梅花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悟。

潘希曾

明浙江金华人,字仲鲁,号竹涧。弘治十五年进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出核湖广等地边储归,不赂刘瑾,被廷杖除名。瑾败,起刑科右给事中。嘉靖时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南赣,入为工部右侍郎。治河有功。官至兵部左侍郎。有《竹涧集》。 ► 4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