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荅韩信山

短鬓逢春不称搔,衙回聊免簿书劳。 诗偿我债千篇少,楼羡君家百尺高。 敢谓杜陵浑漫兴,亦知王粲未为豪。 来朝作意同登眺,柳外花边任所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
  • (dá):同“答”,答复。
  • 衙回:官吏办公完毕回府。
  • 簿书劳:文书方面的烦劳。
  • 杜陵:指唐代诗人杜甫,他曾自称少陵野老,居地在杜陵。
  • 漫兴:随兴而写,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 王粲: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其诗赋风格慷慨悲凉。

翻译

我这短头发在春天里也不值得挠一挠,办公回来姑且能免除文书工作的辛劳。 写诗来偿还我欠下的“债”,千篇都还嫌少,羡慕你家的楼阁有百尺之高。 怎敢说杜甫的诗作都是随意漫兴之作,也知道王粲的成就并非是我能轻易称豪的。 明天有意一同去登高远眺,任凭我们在柳外花边的美景中畅游。

赏析

这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清新。首联写诗人办公归来的感受,表达了对繁忙公务的暂时解脱。颔联通过“诗偿我债”和“楼羡君家”,体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对友人楼阁的羡慕,富有生活情趣。颈联提到杜甫和王粲,既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学大家的敬仰,也表现出自己的谦逊。尾联则描绘了明天一同登高眺远的美好期待,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闲适生活的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层次分明,将诗人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潘希曾

明浙江金华人,字仲鲁,号竹涧。弘治十五年进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出核湖广等地边储归,不赂刘瑾,被廷杖除名。瑾败,起刑科右给事中。嘉靖时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南赣,入为工部右侍郎。治河有功。官至兵部左侍郎。有《竹涧集》。 ► 4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