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尽次韵曹贰卿见寄

一年草草又三秋,古署风寒落木稠。 白雁江南多日去,黄花雨里几时留。 悲深宋玉仍羁旅,梦逐庄生亦缪悠。 高调忽闻邻笛起,倚栏赓罢自长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草草:匆忙。
  • 三秋:秋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九月。
  • :密。
  • 白雁:候鸟,体色纯白,似雁而小。每年秋分后飞往南方越冬。
  • 宋玉:战国时楚国辞赋家,多有悲秋之辞,这里借指诗人自己的身世感慨。
  • 羁旅:长久寄居他乡。
  • 庄生:即庄周,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梦为蝴蝶,不知自己是庄周还是蝴蝶,醒来后才发觉自己仍是庄周,由此感叹人生如梦。这里用“梦逐庄生”表达对人生虚幻无常的感慨。
  • 缪悠:虚妄不实。
  • (gēng):连续,继续。
  • (ōu):歌唱。

翻译

一年时光匆匆,又到了农历九月的深秋,古老官署中寒风阵阵,落叶纷纷变得茂密。白雁在多日前就已向江南飞去,在这黄花细雨中,不知还能停留几时。我如宋玉一般深感悲伤,仍然长久漂泊在外,又像追逐庄周之梦那样,觉得人生虚妄不实。忽然听到邻家传来悠扬的笛声,我倚着栏杆唱和完毕后,自己长久地歌唱起来。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悲伤和对人生的思考。诗的开头通过“一年草草又三秋”和“古署风寒落木稠”,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表现出时光的匆匆和环境的清冷。“白雁江南多日去,黄花雨里几时留”,借白雁南飞和黄花在雨中的情景,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悲深宋玉仍羁旅,梦逐庄生亦缪悠”,诗人以宋玉自比,表达了自己的身世之悲和羁旅之愁,又以庄周梦蝶的典故,体现了对人生虚幻无常的感慨。最后两句“高调忽闻邻笛起,倚栏赓罢自长讴”,在悲凉的氛围中,邻家的笛声打破了寂静,诗人倚栏唱和后,又独自长歌,表现出诗人在孤独中的一种自我排遣和情感宣泄。整首诗意境苍凉,情感深沉,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充分体现了诗人对秋景的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

潘希曾

明浙江金华人,字仲鲁,号竹涧。弘治十五年进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出核湖广等地边储归,不赂刘瑾,被廷杖除名。瑾败,起刑科右给事中。嘉靖时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南赣,入为工部右侍郎。治河有功。官至兵部左侍郎。有《竹涧集》。 ► 4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