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谷八咏鸡山晓色

· 刘璟
北坞邃且深,山峻路迤?。 松林积空翠,灵□□盈耳。 忽疑风雨交,溟渤惊涛起。 初喧或乍息,翕绎互宫徵。 咸池激清波,牙期聆流水。 铿浤信奇音,浩荡绝尘涘。 长啸列禦寇,云车奋高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ǐ)?(tuí):形容山路弯曲倾斜。
  • 灵□□盈耳:原文中有缺字,暂无法给出完整注释。
  • 溟渤(míng bó):大海。
  • 翕绎(xī yì):形容声音和谐。
  • 宫徵(gōng zhǐ):古代五音中的两个音,这里泛指音乐的节奏。
  • 咸池:传说中太阳沐浴的地方,这里指代神秘美好的地方。
  • 牙期:大概指善于听音乐的人,典出伯牙子期的故事。这个词的解释可能存在一定的推测成分。
  • 铿浤(kēng hóng):形容声音洪亮。
  • (sì):水边。

翻译

北边的山坞深邃而且幽深,山势险峻道路曲折倾斜。 松树林累积着深沉的翠绿色,(此处原文有缺字,无法完整翻译)。 忽然怀疑是风雨交织,大海中惊涛骇浪涌起。 起初喧闹或许又突然停息,声音和谐地相互呼应,如同音乐的节奏。 在那神秘美好的地方激荡起清澈的波浪,像伯牙子期那样的知音聆听着流水之声。 那洪亮确实是奇妙的声音,浩渺广阔没有尘世的岸边。 我放声长啸就像列御寇一样,云朵般的车子在高空中的轨道上飞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鸡山晓色的景象,通过对山坞、山路、松林、风声涛声等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深邃、神秘、宏伟的氛围。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词汇,如“忽疑风雨交,溟渤惊涛起”,将风声与涛声相类比,增强了听觉上的冲击力;“初喧或乍息,翕绎互宫徵”则细腻地描绘了声音的变化,富有节奏感;“咸池激清波,牙期聆流水”则融入了神话传说和知音的典故,增添了文化内涵和艺术美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开阔,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感受。然而,诗中也存在一些不明确的地方,如“灵□□盈耳”的缺字,使得部分内容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

刘璟

明浙江青田人,字仲璟。刘基子。洪武二十三年拜閤门使,奏事有阙遗者,多所纠正。谷王就封,擢左长史。靖难兵起,随谷王归京师,受命参李景隆军事,兵败,归里。成祖即位,召之,托病不赴,遂被逮至京,下狱自经死。福王时谥刚节。博学知兵,尤深禅学。有《易斋集》、《无隐集》。 ► 1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