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谷八咏鸡山晓色
源深涧萦纡,合流汇澄碧。
参差藻荇敷,萧散蒹葭辟。
雁来天宇清,龙蛰暄气寂。
濯缨枕长流,刺齿漱幽石。
高踪蹑前修,迈志追畴昔。
心虚宠辱忘,性达骄吝什。
浩歌乐馀閒,邈焉尘外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萦纡(yíng yū):盘旋弯曲;回旋曲折。
- 澄碧:清澈而碧绿。
- 藻荇(zǎo xìng):藻和荇均为水生植物。
- 蒹葭(jiān jiā):特定生长周期的荻与芦。
- 蛰(zhé):动物冬眠,藏起来不吃不动。
- 濯缨(zhuó yīng):洗濯冠缨。比喻超脱世俗,操守高洁。
- 刺齿:清洁牙齿。
翻译
源头深远的山涧盘旋弯曲,众多溪流汇合形成清澈碧绿的水潭。 长短不齐的藻荇散布着,疏散的蒹葭分开生长。 大雁飞来天空清朗,龙在蛰伏中使温暖的气息沉寂。 在长长的水流边洗涤冠缨,用幽石清洁牙齿。 追寻前人的高尚踪迹,迈向往昔的远大志向。 内心虚空,宠辱皆忘,性情旷达,骄傲鄙吝之事皆无。 放声高歌,享受闲暇之乐,遥远超脱如尘世之外的踪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盘谷鸡山的清晨景色,通过对山水、植物、动物以及人物行为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超脱的意境。诗中先写了山涧溪流的汇合,以及水中的植物,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美丽。接着写大雁飞来,天空清朗,龙蛰气寂,增添了一份宁静与神秘。诗人通过濯缨枕流、刺齿漱石的行为,表达了对高洁品性的追求和对世俗的超脱。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要追随前人的高尚踪迹,追求远大志向,同时忘却宠辱,达到性情旷达的境界。最后,诗人以浩歌乐闲、邈焉尘外迹作结,进一步强调了他对超脱尘世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高尚情操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