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松阳陈希曾先生
接舆叹凤德,宣尼感祥麟。
狂圣虽不同,明哲俱全身。
达生贵无我,和光混埃尘。
斯文苟不丧,美璞终见珍。
泰运属明圣,彤庭布纯仁。
高冈赓鸣和,深渊跃潜鳞。
子何固山泽,不念苍生屯。
愿施素所蕴,骑箕补星辰。
不然当大饮,莫负头上巾。
不作仙与佛,不誉墓中人。
坦荡宇宙间,长与元气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接舆(jiē yú ):春秋时楚国的隐士,佯狂避世。
- 凤德:指凤凰的品德,常用来比喻美好的品德。
- 宣尼:孔子的尊称。
- 祥麟:象征祥瑞的麒麟。
- 达生:一种通达生命真谛的境界。
- 和光:混合各种光彩,指不显露自己的才华。
- 泰运:好运,大运。
- 彤庭:朝廷。
- 骑箕(qí jī):指去世后骑箕尾升天成仙,这里表示希望陈希曾能施展抱负,为国效力。
翻译
接舆感叹凤凰的品德,孔子为麒麟出现而感动。狂人和圣人虽有所不同,但明智的人都能保全自身。通达生命的真谛贵在无我,要韬光养晦,混迹于尘世之中。如果斯文不丧失,美好的璞玉最终会被珍视。好运属于圣明之人,朝廷广布仁德。高山上有鸟儿应和鸣叫,深渊中有鱼儿跳跃。你为何固执地居于山泽之间,不挂念百姓的困苦呢?希望你能施展平素所蕴含的才华,像骑箕尾升天那样去为国家效力、造福百姓。要不然就应当尽情畅饮,不要辜负头上的头巾。不要去追求成仙作佛,也不要去赞誉那些已逝去的人。在这广阔的宇宙间,要胸怀坦荡,长久地与天地元气相亲近。
赏析
这首诗以古代的贤人和祥瑞之事开篇,引出对人生哲理和处世态度的思考。强调了明哲保身、达观处世的观点,同时也表达了对斯文传承和人才珍视的期望。诗中提到当前的好运和朝廷的仁德,随后对陈希曾提出期望,希望他能关心百姓,施展才华,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否则就应当尽情享受生活。最后,诗人表达了一种坦荡豁达的人生态度,主张与天地元气亲近,追求真实和自在的生活。整首诗既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又有对现实的关注和对他人的期望,意境深远,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