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别长安友人呈于参政张副院

弱柳千章锁凤楼,春风送客不胜愁。 杜门重忆十年病,束发谁先天下忧。 消尽壮心吾自老,惊看歧路子何求。 却教空谷传骊唱,落日浮云满帝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弱柳:本义是指像柳条一样柔弱的树,在诗中可理解为柔嫩的柳树。
  • 凤楼:指宫内的楼阁。(“凤”读音:fèng)
  • 杜门:闭门。
  • 束发:指古代男子成童时束发为髻,这里指代青少年时期。(“束”读音:shù)
  • 壮心:豪壮的志愿,雄心。
  • 歧路:从大路上分出来的小路,岔路,这里喻指不同的人生方向。
  • 骊唱:指告别时唱的歌。(“骊”读音:lí)

翻译

柔嫩的柳树千枝万条,锁住了宫内的楼阁,春风吹拂着送别客人,让人心中充满无尽的忧愁。 闭门之时,我又回忆起这十年的病痛,青少年时期,又有谁能先为天下忧愁呢? 我的壮志雄心已经消尽,自觉已经老去,惊讶地看着人们走向不同的道路,他们又在追求什么呢? 却让这空谷中传来离别的歌声,落日余晖中,浮云布满了京城。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酬别长安友人时呈给参政张副院的作品,诗中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情感。首联通过描绘弱柳锁凤楼的景象和春风送客的愁绪,营造出一种忧伤的氛围。颔联中,作者回忆自己的病痛以及对天下之忧的思考,体现出他的深沉感慨。颈联则表达了作者壮志消尽的无奈和对他人不同追求的惊讶。尾联以空谷传骊唱和落日浮云满帝州的画面,进一步烘托出离别的悲伤和对世事的感慨。整首诗意境苍凉,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和世事的深刻洞察。

刘宗周

刘宗周

明浙江山阴人,字起东,号念台,晚改号克念子。万历二十九年进士,授行人。天启元年为仪制主事,历右通政,以劾魏忠贤,削籍归。崇祯元年召为顺天府尹,数上疏忤思宗意,遂谢病归。八年再召授工部左侍郎,累擢左都御史,复以论救姜埰、熊开元革职归。福王监国时,起故官,劾马士英、高杰、刘泽清,争阮大铖不可用,不听,遂告归。南都亡,绝食二十三日卒,门人私谥正义。治理学以慎独为宗,力倡诚敬之说。曾筑證人书院,讲学于蕺山,人称蕺山先生。有《周易古文钞》、《圣学宗要》、《刘蕺山集》等。 ► 1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