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草阁:建在草野中的楼阁。
- 柴扉(fēi):柴门。
- 霜林:经霜的树林。
- 磴(dèng):石头台阶。
- 莓苔:青苔。
翻译
在草野中的楼阁经过秋天变得洁净,柴门靠近水边打开。经霜的树林里收获着橘柚,坐在石头台阶上的青苔上,感受着秋风。寒冷的天气中,钓鱼的小艇开始出动,傍晚时分,樵夫唱着歌独自回来。城南是车水马龙的繁华之地,但我想要前往那里,却又犹豫不决,不断徘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富有生活气息的乡村画面。首联通过“草阁”“柴扉”“近水”等元素,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颔联的“霜林”“橘柚”“风磴”“莓苔”,展现了秋天的景色和宁静的环境。颈联的“钓艇”“樵歌”,则体现了乡村生活的闲适与自在。尾联中,诗人提到城南的繁华之地,但他却在前往与否之间徘徊,或许是对乡村宁静生活的眷恋,又或许是对城市繁华的一丝向往,这种矛盾的心理为诗歌增添了一份深邃的情感。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让读者感受到了乡村的宁静与美好,以及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
刘崧的其他作品
- 《 十月十三日夜于故帙中获再睹大兄伯中去年六月所寄京字韵七言律诗为之感怆不已因录而追和之以见友于之意 》 —— [ 明 ] 刘崧
- 《 题李居中山水画二首为孟彦忠掾史赋 》 —— [ 明 ] 刘崧
- 《 寄题金精山凌云亭为王太守赋 》 —— [ 明 ] 刘崧
- 《 酒醒 》 —— [ 明 ] 刘崧
- 《 别王子让 》 —— [ 明 ] 刘崧
- 《 题李居中所画雪景为罗与敬赋 》 —— [ 明 ] 刘崧
- 《 古意四首 》 —— [ 明 ] 刘崧
- 《 承邓子益黄树之作依韵奉答 》 —— [ 明 ] 刘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