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怨

· 刘炳
月来愁亦来,心怜月去愁应改。楼高月转迟,停筝坐倚熏笼待。 月落却成眠,谁知枕冷愁仍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忧虑、苦闷的情绪。
  • (yǐ):靠着。
  • 熏笼:一种覆盖于火炉上供熏香、烘物和取暖用的器物。

翻译

月亮升起忧愁也随之而来,心里怜惜着月亮落下忧愁应该就会改变。高楼之上月亮转动得缓慢,停下弹筝的动作,靠着熏笼坐着等待。月亮落下后才渐渐入睡,谁知道即便枕着枕头入睡了,寒冷依旧,忧愁仍然还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寒夜中女子的愁绪。诗中通过月的升起与落下,以及女子的行为和内心感受,表现出她深深的忧愁无法排解。首句“月来愁亦来”,将月与愁紧密相连,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楼高月转迟”形象地写出了高楼之上,月亮移动缓慢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女子等待的漫长和无聊。“停筝坐倚熏笼待”表现出女子的无奈和寂寞。最后两句“月落却成眠,谁知枕冷愁仍在”,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即使入睡,忧愁依然萦绕心头,那种寒冷和孤寂的感觉如影随形。整首诗意境清幽,情感真挚,将女子的愁绪刻画得淋漓尽致。

刘炳

元明间江西鄱阳人,字彦炳。元顺帝至正中,从军于浙。元末诣朱元璋,献书言事。平江西,授中书典签。洪武中屡升大都督府掌记,除东阿知县。旋以病告归,年六十九卒。工诗,有《春雨轩集》。 ► 3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