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将赴豫章夜发瑞州城下二首

· 刘崧
天末云霞暝,城隅烟水深。 维舟呼不见,渔火坐相侵。 夜下芙蓉渚,秋高橘子林。 不眠催解缆,鸣柝正沈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维舟:系船停泊。(“维”,读作“wéi”)
  • (zhǔ):水中的小块陆地。
  • (tuò):古代打更用的梆子。

翻译

天边的云霞渐渐昏暗,城角边烟雾弥漫,江水幽深。我把船系好停在这里,呼喊别人却无人应答,只有渔船上的灯火与我相伴,似乎在侵扰着我。夜晚行船来到芙蓉渚旁,秋意渐浓,橘子林一片繁茂。我难以入眠,催促着解开缆绳继续前行,这时深沉的打更梆子声不断传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九月九日夜晚即将前往豫章,从瑞州城下出发时的情景。诗的前两句通过描写天边的云霞和城边的烟雾、江水,营造出一种迷蒙、深邃的氛围。“维舟呼不见,渔火坐相侵”写出了作者的孤独感,在寂静的夜晚,只有渔火相伴。接下来的“夜下芙蓉渚,秋高橘子林”,展现了夜晚的景色和秋天的特色,增添了些许诗意。最后两句“不眠催解缆,鸣柝正沈沈”,表现出作者急于前行的心情,以及在深沉的打更声中的那种特殊的情境。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细腻,通过对景色和氛围的描绘,传达出作者在旅途中的感受。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