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茆茨(máo cí):茅草盖的屋顶,亦指茅屋。
- 獭(tǎ):水獭,一种生活在水边的哺乳动物。
- 桑柘(sāng zhè):桑树和柘树。
翻译
在西岭这个地方,人们往来稀少,茅草屋分散地坐落在四处。明月当空时,人们追逐着老虎;水流暗处,水獭偷偷地捕鱼。万千树木在风霜之中,众多村庄在战争过后的残余景象里。想当年那片桑树和柘树生长的地方,村庄里充满了鸡鸣狗叫的热闹景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西岭地区的景象,既展现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又反映了战争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诗的前两句通过“往来疏”和“散漫居”表现出西岭的冷清和居民的分散。接下来的两句,“月明人逐虎,水暗獭偷鱼”,生动地描绘了夜晚西岭的独特场景,同时也暗示了这里的生态环境。“万木风霜里,千村战伐馀”则将视角扩大,写出了树木在风霜中的艰难生存以及村庄在战后的破败。最后两句“昔年桑柘地,鸡犬满村墟”,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意境苍凉,语言质朴,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的沧桑和人民的苦难。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
刘崧的其他作品
- 《 同舒伯源自双溪口度桥登高山望幽谷诸峰赋八绝 》 —— [ 明 ] 刘崧
- 《 田舍早起 》 —— [ 明 ] 刘崧
- 《 夜宿司徒铺以送徒喧杂锅釜不空童仆不及炊爨而去因忆岭南旧事谩赋 》 —— [ 明 ] 刘崧
- 《 伤举郎词 》 —— [ 明 ] 刘崧
- 《 三月十四日渡海将北归 》 —— [ 明 ] 刘崧
- 《 题故宋太祖十二世孙孟坚所赋宝鼎见乐章贺其叔母太恭人淳祐八年戊申岁上元日寿旦也其词用官绫书之 》 —— [ 明 ] 刘崧
- 《 题陈敬则书室 》 —— [ 明 ] 刘崧
- 《 余自北平赴京十二月五日道出济宁会伯高齐君于公馆君本唐县人素擅顾吴之妙草草为予点真观者咸以为肖而余独觉其老丑也临别赋绝句三首奉答并柬赵晋卿夏时佐曹伯仁三先生 》 —— [ 明 ] 刘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