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十九首

自保良不易,和光诚独难。 城市多豺虎,平居有波澜。 心似九疑曲,那能见眉端。 踯躅悲侪侣,世人宁与欢。 君子慎厥始,小人丛忧患。 去去勿复道,虚舟以自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和光:指混合各种光彩,寓指与世无争的处世态度。
  • 豺虎:比喻凶残的恶人。
  • 九疑:即九嶷山(yí),这里以其山路曲折来形容心情的纠结。
  • 踯躅(zhí zhú):徘徊不前的样子。
  • 侪侣(chái lǚ):同辈的伙伴。
  • (jué):其,他的。

翻译

想要保全自己确实不容易,做到与世无争更是困难。城市里有许多凶恶的人,平常的生活中也充满了波折。心里如同九嶷山的道路那般曲折,忧愁又怎能表现在眉梢呢。我徘徊着为同伴感到悲伤,世间的人又怎能求得真正的欢乐呢。君子应当谨慎地对待事情的开始,小人总是陷入忧患之中。算了吧,不再说这些了,就让自己像空船一样随波逐流,求得内心的安宁。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诗的开头提到自保和和光的不易,反映出社会的险恶和人心的复杂。“城市多豺虎,平居有波澜”形象地描绘了生活中的困境和危险。“心似九疑曲,那能见眉端”则细腻地刻画了内心的忧愁和纠结。诗中还探讨了君子和小人对待事情的不同态度,强调了谨慎开始的重要性。最后,诗人以“去去勿复道,虚舟以自安”表达了一种无奈和超脱的心境,希望在纷扰的世界中寻求一份内心的平静。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沉,富有哲理。

欧必元

欧必元,字子建。顺德人。大任从孙,主遇从兄。十五岁为诸生,试辄第一。明思宗崇祯间贡生,年已六十。以时事多艰,慨然诣粤省巡抚,上书条陈急务,善之而不能用。当时缙绅称之为岭南端士。尝与修府县志乘,颇餍士论。晚年遨游山水,兴至,落笔千言立就。必元能诗文,与陈子壮、黎遂球等复修南园旧社,称南园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罗浮草》、《溪上草》、《琭玉斋稿》等。清郭汝诚咸丰《顺德县志》卷二四有传。欧必元诗,以华南师范大学藏清刊本《欧子建集》为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