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米君梦秋柳诗十二首

试问愁心近若何,淮南木落洞庭波。 倚楼不见回风舞,隔水如闻蹋地歌。 浪作丰容矜窈窕,空令岁月易蹉跎。 谁家叹息秋衿薄? 曲卷砧声向晚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淮南木落:指淮南地区秋天树木落叶的景象。
  • 洞庭波:洞庭湖的波浪,此处用来形容秋天的萧瑟。
  • 回风舞:回旋的风中舞蹈,形容柳枝随风摇曳的样子。
  • 蹋地歌:踏地而歌,形容歌声低沉有力。
  • 丰容:丰满的容貌或姿态。
  • 矜窈窕:自夸其美好。
  • 蹉跎:虚度光阴。
  • 秋衿薄:秋天的衣襟单薄,指秋天的凉意。
  • 砧声:捣衣声,古代妇女在砧石上捣衣,准备过冬。

翻译

试问这颗忧愁的心近来如何,淮南的树木已落叶,洞庭湖的波浪翻滚。 倚在楼上却看不见柳枝随风回旋舞动,只能隔着水面仿佛听到那踏地而歌的声音。 曾经自夸其美好,如今却只是虚度了岁月。 谁家在叹息秋天的衣襟单薄? 傍晚时分,曲卷的砧声此起彼伏。

赏析

这首作品以秋柳为引子,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通过“淮南木落”和“洞庭波”等自然景象,描绘了秋天的萧瑟和凄凉,与“回风舞”和“蹋地歌”形成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奈。后两句则通过“秋衿薄”和“砧声”等细节,进一步以秋天的凉意和妇女准备过冬的忙碌,来象征人生的匆匆和无常,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深深叹息。

邓云霄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