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孟秋十九日西园公过访镜园步杜少陵游何将军山林十律韵投赠步元韵酬之同集者尹用平温尔惇时溪桥初成十首

更领夕佳景,高台踏紫云。 双龙占剑气,百里验星文。 酌罢月初上,吟成夜正分。 醉乡堪避世,时俗日纷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甲子:古代以天干地支纪年,甲子为其中一种组合。
  • 孟秋:秋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七月。
  • 西园公:人名,具体身份不详。
  • 杜少陵:即杜甫,唐代著名诗人。
  • 何将军山林:杜甫诗中的地名,此处指邓云霄的居所。
  • 元韵:原诗的韵脚。
  • 尹用平温尔惇:人名,参与同集的友人。
  • 溪桥:新建成的桥梁。
  • 夕佳景:傍晚美丽的景色。
  • 紫云:祥瑞的云气。
  • 双龙:此处可能指剑上的装饰或象征。
  • 剑气:剑的锋芒和气势。
  • 星文:星象,古人常以此占卜吉凶。
  • 醉乡:醉后的境界,比喻逃避现实的境地。
  • 时俗:当时的社会风俗或习惯。

翻译

在甲子年的孟秋十九日,西园公来到我的镜园拜访,我跟随杜少陵游何将军山林的十律韵脚,用原韵回应他的赠诗。当时一起集会的还有尹用平和温尔惇,恰逢溪桥刚刚建成。

我更深入地领略了傍晚的美景,登上高台,踏着祥瑞的紫云。双龙装饰的剑闪耀着光芒,百里之外的星象也预示着吉兆。饮酒之后,月亮初升,吟诗完成时,夜已过半。在醉后的境界中,我找到了逃避纷扰世事的避风港,而世俗的纷扰却日益增多。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秋日傍晚与友人共赏美景、饮酒吟诗的情景。通过“高台踏紫云”、“双龙占剑气”等意象,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向往高远的情怀。诗中“醉乡堪避世”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纷扰的逃避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诗歌艺术的精湛掌握。

邓云霄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