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十八日彭贞元李尔明载酒镜园玩月留宿邻仙楼次贞元韵

避地郊坰村自孤,闲依水竹敞清都。 客来荒径同鸣玉,月到寒塘正弄珠。 碧海仙踪天外远,黄粱尘梦醉中无。 连床睡熟凭谁唤? 只许横江独鹤呼。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仲夏:夏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五月。
  • 郊坰:(jiāo jiōng),郊野。
  • 敞清都:敞开,使清静之地更加开阔。
  • 鸣玉:古代贵族腰间所佩的玉饰,行走时相击发声。
  • 寒塘:寒冷的池塘。
  • 弄珠:玩弄珍珠,比喻月光在水面上的闪烁。
  • 碧海仙踪:指仙人远去的踪迹,比喻遥远而神秘的地方。
  • 黄粱尘梦:出自《黄粱梦》故事,比喻虚幻的梦境或人生短暂。
  • 连床睡熟:指与朋友同床共枕,熟睡。
  • 横江独鹤:横跨江面的孤独鹤鸟。

翻译

在仲夏的十八日,彭贞元和李尔明带着酒来到我的镜园,我们一起赏月,并在邻仙楼留宿。我按照贞元的韵脚写下了这首诗。

我避居在郊外的孤村,依靠着水边的竹林,敞开了清静之地。客人来到这荒凉的小径,我们一同享受着玉佩般的清脆声响,月亮照在寒冷的池塘上,闪烁着珍珠般的光芒。

仙人的踪迹仿佛在遥远的碧海之外,而尘世的梦境则在醉意中消失无踪。我们连床共枕,熟睡中无人唤醒,只有江面上孤独的鹤鸣声,才能将我们唤醒。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仲夏之夜与朋友在镜园的宁静生活,通过“鸣玉”、“弄珠”等意象展现了月光下的美景,同时“碧海仙踪”与“黄粱尘梦”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尘世虚幻的感慨。结尾的“横江独鹤”则增添了一抹超然物外的意境,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邓云霄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