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氛祲(jìn):不祥之气,这里指战乱或灾难的气氛。
- 暮角:傍晚时分的号角声。
- 边声:边疆的声响,多指战争的声音。
- 逐虏:追击敌人。
- 北海:古代指北方边远地区。
- 西辽:古代西域的一个国家,这里泛指边远地区。
- 飞挽:快速运送,这里指战时物资的紧急运输。
- 胡天:指北方的天空,胡指北方的少数民族。
- 射雕:比喻英勇善战。
- 嫖姚:古代对英勇善战的将领的称呼,这里指前线的将领。
翻译
近年来,战乱的阴霾尚未完全散去,傍晚的号角声和边疆的声响在夜空中遥遥传来。有人追击敌人越过北海,但谁能梦到将衣物寄到遥远的西辽呢?尘土遮蔽了汉地的月光,愁绪伴随着战时物资的紧急运输;云层遮暗了北方的天空,失去了英勇善战的景象。听说前线的军队还未进入,不知何时才能有英勇的将领带领我们取得胜利?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战乱时期的边疆景象,通过“氛祲”、“暮角边声”等词语传达出战乱的阴霾和边疆的紧张气氛。诗中“逐虏有人逾北海,寄衣谁梦到西辽?”一句,既展现了战士的英勇,又透露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无奈。后两句“尘迷汉月愁飞挽,云暗胡天失射雕”则进一步以景抒情,表达了战乱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和对和平的渴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战争的忧虑和对和平的向往。
邓云霄的其他作品
- 《 余濒行金陵诸词客分赋都下名胜兼傅之丹青壮我行色舟中无事披册展读忽然技痒赋寄酬之共得二十八景诗如其数谢公墩 》 —— [ 明 ] 邓云霄
- 《 和米君梦秋柳诗十二首 》 —— [ 明 ] 邓云霄
- 《 丁卯中秋后三日镜园请仙援笔赋诗同谢彭陈诸君步紫霞真人韵以后请仙多步此韵 》 —— [ 明 ] 邓云霄
- 《 舟中无事戏拟古乐府杂体遗意十八首相逢行 》 —— [ 明 ] 邓云霄
- 《 五十又一初度酬李烟客陈冲玄见赠之作 》 —— [ 明 ] 邓云霄
- 《 潇湘曲 》 —— [ 明 ] 邓云霄
- 《 舟中无事戏拟古乐府杂体遗意十八首相逢行 》 —— [ 明 ] 邓云霄
- 《 暮春登报国寺经楼感滇粤辽阳警报作 》 —— [ 明 ] 邓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