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秋十八咏秋柳

少妇红颜黯自怜,下机鸣杵小楼前。 捣残鸳锦非今日,梦隔龙沙又一年。 不惜哀音催木叶,愿随明月到胡天。 中原荒土无人辟,汉武时巡尚事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鸣杵 (míng chǔ):古代捣衣时使用的木棒,此处指捣衣声。
  • 鸳锦 (yuān jǐn):指绣有鸳鸯图案的锦缎,常用来比喻夫妻情深。
  • 龙沙 (lóng shā):古代指塞外沙漠地区,这里泛指边疆。
  • 胡天 (hú tiān):指胡人居住的边远地区。
  • 时巡 (shí xún):指皇帝定时巡视边疆。

翻译

年轻的妇人面色黯淡,独自怜惜, 在小楼前下机织布,捣衣声响起。 捣碎鸳鸯锦缎,非今日始, 梦回边疆沙漠,又是一年过去。 不吝惜哀伤的音调催落树叶, 只愿随明月一同前往胡人的天空。 中原的荒土无人开垦, 汉武帝时巡边疆,尚有事可做。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少妇在秋日里的孤独与思念。诗中,“少妇红颜黯自怜”一句,即勾勒出妇人因思念而黯然神伤的形象。通过“捣残鸳锦”和“梦隔龙沙”的对比,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对远方的无尽思念。末句“中原荒土无人辟,汉武时巡尚事边”则借古讽今,暗示了边疆的荒凉与国家的边防之忧。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边疆安宁与家国情怀的深刻关注。

邓云霄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