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伯含社丈候左迁铨落凫都门投赠新诗赋答二首

风雅千秋鼓待吹,谁云删后更无诗。 一时连社还高会,诸子兰亭总妙词。 倾盖喜逢天下士,放歌羞逐郢中儿。 羡君孤调真同调,已觉新知是故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沈伯含: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僚。
  • 社丈:古代对同社年长者的尊称。
  • 左迁:古代官职调动,通常指降职。
  • 铨落:指选拔官员时未被选中。
  • 凫都门: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指某个都城的城门。
  • 投赠新诗:赠送新的诗作。
  • 赋答:以诗文的形式回答。
  • 风雅:指文学艺术的高雅风格。
  • 删后:指古代文献经过删减后的版本。
  • 连社:连续的社团或集会。
  • 兰亭:指东晋时期王羲之等人在兰亭举行的文人雅集。
  • 倾盖:指初次见面时相互倾诉。
  • 郢中儿:指楚国郢都的年轻人,这里可能指当时的文人。
  • 孤调:独特的风格或见解。
  • 同调:志趣相投。

翻译

风雅的传统已经流传了千百年,等待着被吹响,谁说经过删减后的文献就没有了诗意? 一时间,社团集会再次举行,就像兰亭集会一样,诸位才子的词句都极为精妙。 初次见面就高兴地遇到了天下英才,放声歌唱却羞于与郢都的年轻文人相比。 羡慕你那独特的风格与我志趣相投,已经感觉到新结识的朋友就像是旧相识。

赏析

这首诗是邓云霄对沈伯含的赠诗的回应,表达了对沈伯含才华的赞赏和对两人志趣相投的喜悦。诗中,“风雅千秋鼓待吹”一句,既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期待。通过“连社还高会,诸子兰亭总妙词”的比喻,诗人赞美了集会中文人的才华。最后两句则直接抒发了对沈伯含的欣赏和两人之间深厚的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文学的热爱。

邓云霄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